西安交通大学大一思修考点全盘整理(老师画的重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西安交通大学大一思修考点全盘整理(老师画的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99.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中,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虚无论和复古论 10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相一致;

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10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02.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03.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04.道德要求的三个层次: 一,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二,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三,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05.共产主义道德

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6.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7.公民道德的概念

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建设和道德要求 108.提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109.大学生应该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 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

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110.为什么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城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111.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112.荣誉的概念

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113.耻辱的概念

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 114.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11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116.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对于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来说,应当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 117.广义的法律 指法律的整体 118.狭义的法律

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120.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是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121.奴隶制法律的特征

一,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二,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三,刑罚方式极为残酷;

四,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122.封建制法律的特征 一,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二,封建等级制度; 三,维护专制王权;

四,刑罚残酷、野蛮擅断。 123.资本主义法律

大陆法系: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承袭古罗马法律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

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建立。适用于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亚洲许多国家

英美法系: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系。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而发展起来的,适用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124.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 法律渊源,成文法和判例法; 法律结构; 法官权限; 诉讼程序。

125.资本主义法律的三个原则

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二,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三,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6.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 127.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128.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行为。法律评价的标准低合法与不合法。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主要主要有三种作用:一,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与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是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通过对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法律上的楷模。 129.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策;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130.社会主义法律的进行 法律制定: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法律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法律适用: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使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法律遵守: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131.宪法的本质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132.宪法的特征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的修改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33.宪法是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国家权力的职责分工、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

二,确认国家制度,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三,确认和规范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四,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所有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 134.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原则。

135.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36.国体的概念

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38.政权组织形式

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139.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14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体现了国家集中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的正确结合;

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事物;

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 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

141.城市和乡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42.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

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形式)

144.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