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回忆鲁迅先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优质课教案《回忆鲁迅先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优质课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课文导入】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课堂环节导航】 一、出示目标

1.品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1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著名女作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今属哈尔滨)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伴侣。后来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散文集《牛车上》等。

2.背景透视:

本文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中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3.文体知识:回忆录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4.相关资料 鲁迅名言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三、预习反馈

2

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记一记词义。 四、初读感知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关键词:伟大

导思1.作者在文章中记叙了鲁迅先生工作、生活中的哪几件琐事? 导思2: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与精神? 导思3.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导思4.文章用生活琐事来表现人物的伟大而高尚的品格,有什么好处 (二)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五、精读品味

重点品析第1-13段

1.文章第2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动作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干练、轻捷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阅读方法解密

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人物的动作描写其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②显示人物内心世界;③刻画人物性格特征;④表现人物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⑤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答题模式:运用动

3

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说说这段文字刻画鲁迅先生性格的作用。

【答案】喜欢吃硬东西,隐隐透露出鲁迅先生刚毅的一面;“舀了一二下”则表现了其倔强的性格。

3.“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分析“冲”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一个“冲”字传神地表现出笑声之响亮,反映出鲁迅先生当时愉悦的心情,可见鲁迅先生绝不是一个严肃的人。

4.赏析句子: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答案】本题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三步法。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的尊重与依赖,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5.重难点小结:这一部分文字写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势、对他人的关心。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干练,细心、关心他人,以及身体不好等特征。

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

6.如何理解“天晴啦,太阳出来啦”这句话的内涵?

【答案】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让人觉得压抑。“天晴啦,太阳出来啦”是一个双关语,暗含着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

7.作者写看电影事件,意在表现什么?

【答案】意在表现鲁迅先生的礼让,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对朋友的关怀备至。 8.“客人一走……鲁迅先生才睡下。”这几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 【答案】写了鲁迅先生只有在下半夜客人走后才能工作。从“鲁迅先生还是坐着”“仍旧坐在那里”“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等句可以真切地看出鲁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笔耕不辍,尤其“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一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