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品读三国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读后感-品读三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阅读【三国演义】 回答课后问题

姜弈杉 背景,敌阵。(1-10)

历史: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黄巾起义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动摇了他的基础,直接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生存。

小说: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争锋,并入于秦,及秦灭亡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敌政:①十常氏宦官当权;②董卓称霸朝野;

人物分析(1-10)

正:马腾、王允、韩遂、刘备、关羽、张飞、何进、丁原、公孙瓒、赵云、孙坚、刘表、陶谦、貂蝉 邪:李 、郭汜、张角、董卓、李儒 亦正亦邪:曹操、吕布、华雄、袁绍

品读曹操(1-10)

易中天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说明曹操一定能千古流名,无论是好是坏。但曹操这个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性

1

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所以我们要全面的了解、认识他。在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时,只有曹操与孙坚来攻打,可以看出曹操胸怀大志。但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人心手狠心黑,一句?宁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使多少人离他而去。求贤若渴是曹操的特点,一说有贤人来了,可以光着脚、散着发出门迎接。曹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我们要全面的了解他,否则是盲人摸象罢了。

徐州何去何从(11-20)

陶谦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没有治理徐州的才能,所以让于刘备,并推荐了孙乾辅导。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此时的徐州正处于水火之中,陶谦万不得已,才让于刘备。吕布来降时,刘备觉得吕布乃当今英勇之士,决定让于吕布,可能觉得自己也守不住徐州,或者想要拉拢吕布的意思,知道自己的部下不会同意。后来,吕布打刘备占了徐州,最后曹操获得了徐州。

不同降将。(11-20)

孙策可是很爱才的一个人,他认为太史慈是一位有才华的人,希望留在身边,帮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业,太史慈被俘后,孙策亲自出营迎接,并以重礼相待。贤臣择主而侍,太史慈见孙策如此看重自己,便投降了,并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

2

因为志同道合,而吕布则完全是不想死而投降,他们两个的投降是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有尊严,一个无尊严。

吕布之死。(11-20)

吕布的死,表面上是因为刘备对曹操说了他的坏话,实际上是他自己往日的举动和行为一步步把自己推进了坟墓。吕布是一个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人,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而刘备却是出于对自己大业的考虑,如果曹操得了吕布,那就像如虎添翼一般,所以说了吕布的坏话。其实曹操的谋士与曹操本人都是想要吕布死的,人人都想让他死他只能非死不可了。

奸雄曹操(21-30)

曹操实际上就没把汉献帝当作皇帝看待,一次打猎时,曹操讨过天子宝雕弓,射中鹿背,大家以为是皇帝射的,齐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天子之前受之,并不还宝雕弓。对于这样的事大家真是敢怒不敢言,在心中已把曹操定为国贼。但同为国贼的董卓和曹操是不一样的,董卓是乱世之枭雄,横行霸道,蛮不讲理。而曹操则是乱世之奸雄,奸猾而有野心,并且在对待皇帝,他们也有很大的区别,董卓为了让大家都听他的,直接换掉了皇帝,在大家心中,皇帝乃一国之君,一国之本,可不是想换就换的,所以人心就这样没有了。

3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与董卓一样野心勃勃,紧盯着眼前的这一块肥肉,但因做法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祢衡之死。(21-30)

祢衡的脾气,可是有一点怪的,见谁都骂,他见到曹操后,直把曹操骂的气不打一处来,但曹操可是出了名的爱财,不能因为杀了祢衡而让天下贤士敬而远之,并且祢衡只是闹别扭,闹意气,只代表他一个人,并没有形成一个政治集团或一股政治力量,对曹操没有造成危险,所以曹操把他送与刘表,希望借刘表的手,杀死祢衡,而刘表也不笨,知道曹操的用意,所以又把祢衡送到黄祖那里,祢衡最后被黄祖所杀,真可惜那一世才子。

话说关羽。(21-30)

说出关羽,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他——义,在戏剧中红色表现了关羽的义,而这个义在千里走单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不忘兄弟之情,时时刻刻记得兄长,不管曹操给了多么丰厚的待遇,一听说刘备的消息,立刻告辞。不贪图荣华富贵也是他的一大特点,美女珠宝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而他却不为所动,真是难得。忠义双全不贪财好色,一位伟大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许攸问粮。(31-40)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