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三年级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4.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 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说明: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主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在读中进行初步的感知,在思中进行内心的体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四、复习巩固 1.复习生词

2.分角色朗读,比赛读 五、拓展作业

1.生说说书写需要注意的生字。 2.师范写,生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十~~十七小节。结合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体会心情中指导感情朗读。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5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小节。

说明:通过朗读,同时承上启下,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 二、研读课文

过渡: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坚硬 易碎 1.媒体出示: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样子的?而铁罐呢?

2.请快速默读课文十一~~十七小节,找出有关的内容。 媒体出示: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3.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板书:永久 氧化

6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说明:本环节体现多种形式解读文本,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很自然地引出了学生对本篇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的领悟,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三、复习巩固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 小练笔:假如铁罐复活了,它会对陶罐说些什么?陶罐会说什么?请续写《陶罐和铁罐》,相信自己一定行!

说明: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四、拓展作业

1.摘抄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句。

2.作者用了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把陶罐和铁罐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学到新本领,请大家拿出课桌下的一张练习纸,上面有一段对话,可是没有提示语,你能加上去吗? 媒体出示: 要求:

1.提示语的位置要有变化

2.提示语可以表示说话时的心情、神态、语气、动作 内容:

在三年级想象作文竞赛中,小亮写的《狐狸和小兔》得了一等奖,下面是他回到家里,和他妈妈的一段对话。请你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妈妈!妈妈!我得了一等奖!”( ) ( )“哦,是吗?” ( )“你看,一等奖!”

7

“我们家的小亮可真棒!”( )“不过,你可不能骄傲哦!” “嗯!我知道,我会继续加油的。”( )

说明:学习了课文,知道了提示语的作用,可以初步让学生试一试,了解如何联系上下文填写合适的提示语,了解提示语能使文章显得更生动、形象、具体。

【板书设计】

27 陶 罐 和 铁 罐

易碎 坚硬

永久 氧化

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