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是适应自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民间工艺组:

解说图片:黄土高原的人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装扮着自己的生活。这是我查找的几幅图片。(学生出示相关图片或实物。如:泥塑、剪纸、布老虎枕头等,边解说边上台展示。)

名胜古迹组:

图文音像资料展:正是这片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里有中化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黄帝陵;这里还有世界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还有革命遗址枣园……(学生可以出示图文资料进行解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引导学生找一部分音像资料进行展示。)

水土流失组:

图文展示:神奇的黄土高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却非常严重。根据遥感普查资料,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有45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黄土高原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学生出示水土流失图文资料,并解说。)

三、我最棒---献计献策

学生互动:治理水土流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四、欣赏歌曲《黄土高坡》,在歌曲中体会当地人的豪放、泼辣,并互相交流感受。

主题二:开发热土

学习目标:

37

1.了解西部风景优美且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

2.通过“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的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开发西部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大看台----介绍物产,了解西部资源

1.西部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且蕴藏着宝贵的资源。请你把它告诉给大家。 2.学生汇报了解到的西部资源

(1)有许多矿产资源。被称为“黑色金子”的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黄土高原地下有丰富的煤藏,仅山西和陕西两个省的煤储量,就占全国煤储量的80%左右,所以有我国的“煤海”之称。各种矿产资源也丰富,如鄂博稀土矿集中了全国稀土储量的90%。

(2)有着充足的水力资源。(介绍“西电东送”工程)

“西电东送”骨干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张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3)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介绍“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骨干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这个工程将跨越4200千米的长路。初期年供气量12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2004年1月,“西气东输”完成了向沪、浙、苏、皖、豫四省一市用户全面商业供气,标志着“西气东输”开始进入商业运营。

3.畅谈感受:你觉得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38

二、感受贫困,探讨西部前景

1.感受西部地区人民贫困的生活,分析原因。 2.讨论:我们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做些什么? 三、学习“决策”,知道东西双赢

1.学习“决策”,了解“西部大开发”(阅读课本71页的资料) 2.为西部开发献计策。

(西部交通比较落后,开发需要交通,要优先发展交通。西部地区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应该先开发。开发西部,需要大量的人才……)

3.4、雪域高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布达拉宫的建设了解我国长时间以来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做出的努力。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习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青藏高原上交通面貌的巨大变化,体会我国交通发展的迅速,感受交通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通过对藏族生活习俗和文化的探究,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习惯与文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教材分析:本活动主题包括领略雪域风情,走进布达拉宫和雪域变通途三个部分。这样从生活各个方面的衣食住行 方面进行探究,在探究实际生活中了解青

39

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习惯和独特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宗教文化了解唐卡等文化。了解高原的交通情况,特别是了解青藏铁路的通车对西藏的影响。

课时安排:3~4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情引入 (播放李娜的《青藏高原》的歌曲)

师:同学们,李娜的一曲高歌把我们带进了青藏高原。对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衣食住行等方面讨论交流 分组说说。

让我们一起努力解决这些疑问。 二、交流认识

针对前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体交流,在资源共享中解决一部分问题

三、问题探究

多媒体出示图片:藏族同胞的穿着。

学生们观看后说一说藏族同胞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件藏袍,让学生亲自穿一下,介绍藏族人穿着藏袍的习惯,说说感受。

讨论:为什么藏民要这样穿着藏袍。

请学生用真实的藏袍为大家一边演示一边分析藏民如此穿的原因。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藏民的主食,分析青稞的生长特性,明确藏民生活

4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