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策略”的阅读教学 - 蒋军晶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指向“策略”的阅读教学 - 蒋军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出示资料做连结: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100多年前 刘鹗《老残游记》

有泉涌出,高或数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900多年前 曾巩《齐州二堂记》

()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1400多年前 郦道元《水经注》 泺——3573年前文字记载 连结:

和书外信息的连结

1.《创世神话》群文阅读

中国神话 伊朗神话 罗马神话 印度神话 鸡蛋 鸟蛋 石蛋 金蛋 盘古 阿胡拉·马兹达 密特拉 大梵天 身体生化 身体生化 身体生化 身体生化

2.《古代民间爱情故事》群文阅读 执教:杭州市天长小学 王林慧

①《牛郎织女》 ②《白蛇传》 ③《孟姜女苦倒长城》 ④《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 题目 男主角 女主角 阻挠人 磨难 结局 ① 牛郎 织女 王母娘娘 被迫分离 每年七夕鹊桥相会 ② 许仙 白素贞 法海和尚 打入雷峰塔重逢 不得相见 ③ 范喜良 孟姜女 秦始皇 劳累惨死化投江殉情 作白骨 ④ 梁山伯 祝英台 祝员外 求婚被拒 化蝶而去 外国民间爱情故事 题目 男主角 女主角 阻挠人 磨难 结局 王子和公主灰姑娘 王子 公主 继母 虐待欺凌 从此过上幸白雪公主 王子 公主 王后 多次陷害 福的生活 睡美人 王子 公主 女巫 被下诅咒 跟生活的连结:用“假如”来问自己 ·你跟书中哪个人物有类似点? ·你身边哪个朋友像书中的主人公?

·书中的家庭跟你的家庭有什么类似点?

四、问问题

事实上,对问题的划分进一步细化是成为精熟阅读者的重要前提。 解释类问题

定义:能够对事件、行为和观点等进行恰当准确的解释和推理。 问题举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究竟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是这样?

应用类问题

定义:在不同情境中有效利用知识的能力

问题举例:我在哪里可以使用此知识、技巧或过程,又以什么方式使用?这个观点我能接受吗?

洞察类问题

定义: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洞察力 问题举例:他的想法我认同吗?这个观点的优势在哪里?证据充分吗?合理吗?我的批评者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神入类问题

定义:进入其他人情感和世界观内部的能力。

问题举例:这件事临到我身上会怎么样?我不这样做,他们会怎么看?

自知类问题 定义: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是如何达到或妨碍了理解。

问题举例:我理解的局限是什么?我的盲区是什么?由于我的偏见、习惯、性格,我容易对什么产生误解?

表达类问题

定义:知道作者是怎么写和为什么写的

问题举例: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我来写会怎么写?

△老师要多问好问题,有价值问题。 1.多提“解释类”的问题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谁?最好笑的情节是哪一段?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它们碰到了哪些困难?

2.提稍微“开放一点”的问题

√回答问题:你认为老鼠容易被愚弄吗?并说为什么。 3.多提“洞察类”问题 √《孔子的故事》你觉得这本书好吗?你相信这本书所说是事实吗?你觉得孔子是伟人吗?

△老师要多给机会让孩子来提问题

《月光曲》孩子问:贝多芬为什么要尊称盲姑娘“您”?盲姑娘为什么知道是贝多芬?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贝多芬为什么愿意再弹一曲?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在文本矛盾、缝隙处提问:为什么“从明天起”?为什么“面朝大海”可以看见“春暖花开”?(写作背景:写于1989年1月13日,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红楼梦》王熙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提问那么多为什么不停一停?为什么问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去年的树》作者的本意可能是什么?

△多提“应用类”问题 《西游记》聊书 套课设计:1.平凡好?还是不平凡好?2.如何好好的生气3.过程比结果更重要4.诱惑并不可怕5.只会哭是没有用的6.道歉也需要艺术7.关注你的拳头8.说话不算话的后遗症9.交换东西的分寸10.小心有人骗你11.团结力量大12.被误会了怎么办13.课程问题——我有了哪些改变

△老师要多给机会让孩子来欣赏、评判问题

第一步:小组每个学生先默读课文,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2-3个问题,写在提问单上。

第二步:在组织带领下每个组员分别“晒”自己的提问,所提问题能够在小

组里解决的,就在小组里解决。

第三步:每个小组精选几个特别难的提问全班进行交流讨论、解决。 第四步:为了鼓励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教师要进行总结。

△如果可以,尽可能对学生自我监控。读那些有一定难度的书,培养“深度注意力”。

例:很经典但难读懂的书:

1.《当世界还不存在的时候》+《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德)于尔克·舒比格·弗朗茨·霍勒

2.《小毛驴之歌》(诺贝尔文学奖经典)(西班牙)希梅内斯 孟宪臣(译) 3.《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 4.《小学生名家读本》(有老舍、巴金、鲁迅、沈从文等,最终出满10本,是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的)

5.乔斯坦·贾德名作组合3册《苏菲的世界》《橙子女孩》《纸牌的秘密》《玛雅》等(挪威)乔斯坦·贾德(6年级到初中看更好,世界级作家)

自我监控更下位的方法:选择性阅读——再读一次——调整阅读速度——省略不读——反复推敲——利用上下文——利用插图——寻求外在资源

10.关于“策略”的教学建议:

1.正面示范——策略下面有更下位的具体方法 略去不相干的资料 略去重复的咨询 把资料分门别类

试着找出文本中代表主旨的句子,利用它们作概述 文本中如果找不到代表主旨的句子,不妨自己动手写 2.大声思维——让孩子们看到你阅读、思考的过程 我觉得好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之前看过这个字 这一点都不合理

我最好把这部分重读一遍 难道这个问题不管了 我该肿么办呢

我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对了,我可以这么做 你知道那会让我想到?? 我现在在想??

我的脑袋里出现了一个画面??

我要再读一次,我有一点搞不清楚?? 接下来的部分?? 我脑里想到的是?? 让我再想一下??

阅读者会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不断地思考?? 我预测??

好的阅读者一定会思考他们的阅读

我会把这个事件和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我认为这个角色是??

3.阅读单——将策略显性化,也使其更有整理性

设计得好的阅读单,就像思维导图一样,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被可视化的“阅读思考的过程”更有利于理解、记忆以及迁移。

4.积极反馈——策略只有不断内化,才会生效 5.独立练习——直接教学与应用的二八原则 八分的时间用在练上,平均来说,把每一段时间的五分之一放在明确的策略教学上,就是以提供孩子对于阅读策略的了解,这样他们就能在接下来的五分之四的阅读时间里,运用和延伸这些技巧。

蒋军晶《课堂打磨 蒋军晶小学语文经典》 《从“课堂”走向“课程”》 《和孩子聊书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