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操作规范排版修改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CT操作规范排版修改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照片要求】

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横断面图像。 2.图像采用软组织窗,外伤者需要加摄骨窗 3.必要时做放大照相

第二节 头颅平扫+增强

【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确认申请单信息,核对患者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和检查部位(请问您哪里不舒

服?),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有关人员核准确认。

2. 去除头部的全部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3.增强扫描前患者须空腹4~6小时,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不宜使用对比剂的

身心疾病,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做或不做过敏试验并让患者本人或家属阅读《静脉注射碘造影剂CT增强扫描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4.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5.造影剂:碘帕醇300或者370注射液 6.造影剂剂量:65ml, 流速:3.5ml/s

7.对病人应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及必要嘱咐,包括检查中机器发出的响声等,消除

紧张情绪及取得病人的配合,能使检查能够顺利进行。.检查前并交代好注意事项:一定告知病人整个检查过程头一定不要动,尽量闭上眼睛,不要做任何吞咽动作,当打药时浑身会感觉发热发烫是正常现象,不要慌也不要动,避免病人乱动导致减影失败。

8.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9.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10.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尤其是生殖腺、甲状腺等敏感器官的防护)

11.针对育龄期妇女,应询问是否怀孕。妊娠期妇女禁止做放射检查。若病情需要,及时与患者及临床

医生做好沟通,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 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头先进,下颌内收,注意头部两侧要摆平,尽量使听眦

线垂直于床面,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目的是使每层图像两侧对称,以准确地反映该层面的解剖结构。

2.体表定位:先通过移动检查床将患者头部送入扫描机架的孔内,并调整使扫描机架上的

指示灯的定位线与OML平行,并将指示灯的第二条线定位基线,头颅平扫时将基线定到下颌骨位置。 3.扫描方式:螺旋扫描。

4.扫描电压与电流:120KV;50mA 5..默认重建横断层厚:5mm 6.螺距:53.0

7.窗宽与窗位:WL 40 WW 120

8.扫描范围:第一颈椎下缘到颅顶。平扫范围与增强序列范围要保持完全一致。

2

9.扫描序列:Brain CTA—DSA (0.5mm×64) 10.监测层面位置确定:降主动脉(气管分叉处)

11.扫描方法:进入增强序列后选择Auto自动触发模式,选择监测层面降主动脉,然后测

量此时的CT值。在此数值基础上加100为阈值。然后选择“Confirm”键继续进行。

12.平扫结束后,观察图像有无颅内占位,若有占位,在增强扫描结束后做相应的延迟扫

描。延迟时间一般为5min.

13.检查结束后,检查图像,避免漏扫、存在明显伪影、图片模糊的现象等现象,注意观

察增强图像造影剂是否注入里面。确认无误后,释放受检者。

【图像后处理】

1.检查做完,利用Brain-Subtraction软件做平扫和增强的容积数据的减影。

2.重建方位:利用增强的容积数据进入MPR界面,做先Sag后Cor,先软组织窗再骨窗 3.重建层厚:5mm

4.头颅血管三维重建:用减影后的容积数据进入3D界面,选择C.O.W,分别做VR和

MIP

5.上传图像:所有平扫及常规重建图像上传至PACS,VOL容积数据上传至Workstation

【照片要求】

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的横断面图像。 2.血管减影图由诊断组医生拍摄。 3.必要时做放大照相

第三节 鼻窦平扫

【检查前准备】

1.确认申请单信息,核对患者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和检查部位(请问您哪里不舒

服?),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有关人员核准确认。

2.对病人应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及必要嘱咐,包括检查中机器发出的响声等,消除

紧张情绪及取得病人的配合,能使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3.去除头部的全部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如婴幼儿、昏迷的病人,须事先给予镇静剂,详细用法遵照临床

医师的医嘱。

5.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尤其是生殖腺、甲状腺等敏感器官的防护)

6.针对育龄期妇女,应询问是否怀孕。妊娠期妇女禁止做放射检查。若病情需要,及时与患者及临床

医生做好沟通,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头先进,下颌内收,注意头部两侧要摆平,尽量使听眦

线垂直于床面,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目的是使每层图像两侧对称,以准确地反映

3

该层面的解剖结构。 2.扫描方式:螺旋扫描。 3.扫描定位基准线:下颌。

4.扫描范围:上颌窦下壁到额窦上壁。 5.扫描序列:Sinuses 5mm 6.扫描野(FOV):240.0(s)。 7..默认重建横断层厚:5mm。 8.螺距:41.0

9.扫描电压与电流:120KV;50mA

10.骨窗窗位:600 HU,窗宽:1800 HU,软组织窗窗位:80 HU,窗宽:250 HU

11.检查完:检查图像,避免漏扫、存在明显伪影、图片模糊等现象,确认无误后,释放受

检者。

【图像后处理】

1.重建方位:利用平扫的容积数据进入MPR界面,做先Sag后Cor,先软组织窗再骨窗 2.重建参数:层厚5mm 3.三维重建:一般不用

4.上传图像:所有平扫及常规重建图像上传至PACS。

【照片要求】

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的横断面图像。 2.必要时做放大照相

第四节 耳部平扫

【检查前准备】

1.确认申请单信息,核对患者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和检查部位(请问您哪里不舒

服?),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有关人员核准确认。

2.对病人应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及必要嘱咐,包括检查中机器发出的响声等,消除

紧张情绪及取得病人的配合,能使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3.去除头部的全部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如婴幼儿、昏迷的病人,须事先给予镇静剂,详细用法遵照临床

医师的医嘱。

5.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尤其是生殖腺、甲状腺等敏感器官的防护)

6.针对育龄期妇女,应询问是否怀孕。妊娠期妇女禁止做放射检查。若病情需要,及时与患者及临床

医生做好沟通,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使听眦线垂直于床面,横向定位线平行于两侧外眦连线

(使图像左右两侧对称),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4

2.扫描方式:螺旋扫描。 3.扫描定位基准线:下颌。

4.扫描范围: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 5.扫描序列:EAR HCT 3mm 6.扫描野(FOV):240.0(s)。 7.默认重建横断层厚:3mm。

9.扫描电压与电流:120KV;50mA

10.窗位:600 HU,窗宽:1800 HU

11.检查完:检查图像,避免漏扫、存在明显伪影、图片模糊等现象,确认无误后,释放

受检者。

【图像后处理】

1.重建方位:利用平扫的容积数据进入MPR界面,做先Sag后Cor,先软组织窗再骨窗 2.重建参数:使用间隔3mm 3.三维重建:一般不用

4.上传图像:所有平扫及常规重建图像上传至PACS。

【照片要求】

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的横断面图像。 2.必要时做放大照相

第五节 眼部平扫

【检查前准备】

1.确认申请单信息,核对患者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和检查部位(请问您哪里不舒

服?),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有关人员核准确认。

2.对病人应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及必要嘱咐,包括检查中机器发出的响声等,消除

紧张情绪及取得病人的配合,能使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3.去除头部及眼部的全部金属饰物如眼镜、耳环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如婴幼儿、昏迷的病人,须事先给予镇静剂,详细用法遵照临床

医师的医嘱。

5.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尤其是生殖腺、甲状腺等敏感器官的防护)

6.针对育龄期妇女,应询问是否怀孕。妊娠期妇女禁止做放射检查。若病情需要,及时与患者及临床

医生做好沟通,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使听眦线垂直于床面,横向定位线平行于两侧外眦连线

(使图像左右两侧对称),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2.扫描方式:螺旋扫描。 3.扫描定位基准线:下颌。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