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寄岗老师小儿推拿教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张寄岗老师小儿推拿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十节 汗证

汗证是指在安静或无外来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的面部或全身汗出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一种病症。 一、病因病机

1.表虚不固:小儿肌肤疏薄,若因病邪所侵或病后失调,或先天不足,发散太过等致使表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开泄而汗出。

2.营卫失调:正常情况下,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营行脉中以滋阴血,卫行脉外以固阳气,阳气固则腠理肥,元府密不令汗出,小儿营卫薄弱,易受损伤,若四时杂感,或发热太过,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使脏腑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养而汗液外泄。

3.气阴两虚:小儿气血薄弱,大病久病,病后失调,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均可致气血虚弱,气虚则不能敛阴,血虚则心失所养,心液失藏,汗自外泄,另一方面,气虚则阳不足,,阳不足则阴必乘之。

4.脏腑积热:小儿体禀“纯阳”,若调护失当,饮食失调,疾病影响,均可导致脏腑积热,热蒸津液,外泄为汗,最常见的有胃肠积滞,湿滞化热。 二、临床表现 1.阳虚自汗

症状:不分寤寐皆自汗出,动则尤甚,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白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补阳益气,固表止汗

处方:补肾阳,补脾,清天河,分阳,关三腑一,顺运内外八卦,补脾,清补肺,平肝,运土入水,虎口入天门,太阳太阴,正捏脊,揉颤百会 2.阴虚盗汗

症状:睡则汗出,醒则汗止,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口渴多饮,舌淡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潜阳,养血止汗

处方:补脾,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腑三关一,逆运内八卦,揉总筋,补脾,平肝,清心,运水入胃,虎口入天门,搓擦百会,倒捏脊,涌泉。

第十一节 遗尿

遗尿是指三岁以上小儿,睡中尿床,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多见于幼童、儿童甚至16岁以上的成年人,经常尿床可影响小儿身心健康,成人可引起精神抑郁。 一、病因病机

1.下元虚寒,肾气不足 2.肺脾气虚,膀胱失约 3.肝经湿热,火热内迫 二、临床表现 1.下元虚寒

症状:寐中遗尿,小便量多,味淡,色清,伴神疲乏力,善惊易恐,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温补下元,缩尿止遗

处方:补肾阳,补脾,清天河水,分阳,三关,顺运内八卦,补脾,平肝,清补肺,补膀胱,运土入水,揉二马,左端正,揉关元,搓命门、肾俞,正捏脊,揉颤百会 2.肺脾气虚

症状:寐中遗尿,量比上型少,味淡,少气懒言,易外感,不思饮食,泄泻,四肢欠温,脉细无力

治则:健脾益气,固涩止遗

处方:补脾,清补肺,补肾阳,清天河水,分阳,关三腑一,补脾,平肝,清补肺,补膀胱,运土入水,揉二马,左端正,揉关元,搓命门、肾俞,正捏脊,揉颤百会 3.肝经湿热

症状:遗尿,量少,次多,味臊,色黄,多见于午睡之时,伴面赤唇红,烦躁,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则:清热利湿,疏肝止遗

处方:平肝,清心,清脾胃,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清六腑,逆运内八卦,运水入土,清大小肠,清三焦,搓擦百会,倒捏脊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