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课后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 在固溶体中,当溶质元素含量增加时,其晶体结构和性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溶质元素含量增加时,晶格畸变程度增加,固溶强化作用更明显。

3. 试比较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异同点。

答:两者都是三相、恒温反应,反应时三个相的成分是固定的,生成物都是两个固相;不同之处是,反应物分别是液、固相。

4. 现有四块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的铁碳合金,其含碳量分别为0.2%、0.40%、1.2%、3.5%,据学过的理论,有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答:硬度法-测定并比较各合金的硬度,即可区分之。 硬度由小到大的铁碳合金含碳量分别为:0.2%、0.40%、1.2%、3.5%。

金相法-将各合金做成金相试样,观察并比较其显微组织可区分之。

含碳量由小到大的各合金显微组织分别为:

F+P(P 较少); F+P(P 较多); P+Fe3CⅡ; P+Fe3CⅡ+Le’。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答案

1. 已知Cu的熔点为1083℃,Pb的熔点为327℃,在20℃条件下压力加工,Cu、Pb各为何种压力加工? 答:Cu、Pb的再结晶温度

所以,Cu为冷压力加工; Pb为热压力加工。

2.用下述三种方法制成齿轮,那一种方法较为理想?为什么?

(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答:第三种方法较为理想,因为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的齿轮,其各个轮齿上纤维分布方向与其个工作时承受的切应力方向相垂直,承载能力最大。

3.金属铸件往往晶粒粗大,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

化晶粒?为什么?

答:发生再结晶的条件之一是,再结晶退火前,金属需经过足够量的预变形,所以,未经冷变形的铸件不

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思考题]

1.冷加工与热加工后的金属能否根据其显微组织加以

区别?为什么?

答:冷加工与热加工后金属的显微组织有明显的差别,前者的晶粒呈拉长的纤维状,而后者的晶粒为等轴状且其夹杂物呈纤维状分布在晶界上。所以,可以根据

其显微组织加以区别。

2.铜只能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细化晶粒,而铁则不需要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细化晶

粒,分析两者差别的原因。

答:铁具有同素异构性,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可发生由BCC转变为FCC晶格的重新结晶过程,生成细小的新晶粒。而铜不具有同素异构性,只能通过冷加工并经再结晶第四章 评价应力、介质作用下的性能指标

答案

1.金属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是(加热温度在再结晶以上称热加工,以下称冷加工。)

2.金属材料的静载荷指标有(刚度、弹性、强度、塑性、硬度。)

3.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

在设计和制造零件时,应尽量使正应力方向与零件组织的纤维方向(平行) 。

4.45钢淬火后测量硬度宜采用的硬度计是:(HRC) 。 的方法细化晶粒。

第五章 改善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基本途径 答案 1. 共析钢加热到相变点以上,用图1的冷却曲线冷却,各应得到什么组织?各属于何种热处理方法? 答:

a —— M + A′; 单液淬火 b —— M + A′; 分级淬火 c —— T + M + A′油冷淬火 d —— B下 ; 等温淬火 e —— S ; 正火 f —— P ; 完全退火 g —— P ; 等温退火

2. 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2 的各种方法冷却,分析其所得到的组织。 答:

a —— M + A′+ Fe3CⅡ b ——B下 + M +A′+ Fe3C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