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课后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组织 答案

1.晶粒是如何形成的?晶粒大小对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答:晶粒是经过形核和晶核长大两个阶段形成的。 晶粒越细,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越大。 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是形核率和晶核长大速度。

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比较下列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型与沙型浇铸 —— 金属型,冷速大,晶粒细。

(2)高温与低温浇铸 —— 低温浇铸,冷速大,晶粒细。

(3)薄铸件与厚铸件 —— 薄铸件,冷速大,晶粒细。 (4)变质处理与不变质 —— 变质处理,形核率高,晶粒细。

(5)浇铸时采用震动与不震动 —— 采用震动,形核率高,晶粒细。 [思考题]

1. 在立方晶格中,如果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数值相同时,那么该晶面与晶向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答:晶面与晶向相互垂直。

2. 晶体缺陷有哪些?对材料有哪些影响? 答:晶体缺陷有点缺陷、位错和面缺陷。

晶体缺陷使其周围的晶格产生畸变,引起材料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二章 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组织 答案

1. 一个二元共晶反应为: L(75%B) → α (15%B) + β(95%B) (1) 求含 50%B 的合金完全凝固时 a. 初晶 α 与共晶(α + β)的重量百分数; b. α 相及 β 相的重量百分数;

c. 共晶体中 α 相与 β 相的重量百分数。 (2) 若显微组织中测出 β 初晶与(α + β)共晶各占一半,求该合金成分。

答:(1) 50%B 为亚共晶成分,合金完全凝固时组织为

α +(α + β )。

(2)

合金成分

2. 为什么铸造合金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答:铸造合金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因为其结晶温区小,铸造流动性好,可获得较好的铸件质量。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是因为其塑性好,变形抗力小,易于加工成型。

3. 分析含碳量为 0.4 % 的亚共折钢的结晶过程,并计算其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

答: 结晶过程: L → L+A → A → A+F → A+P+F → P+F

组织组成物:

F % =(0.77 - 0.4)/(0.77–0.0218)· 100 % ≈ 49 % P % = 1 - F % ≈ 1 - 49 % = 51 %

相组成物:

F % =(6.69–0.4)/ 6.69 · 100% ≈ 94 % Fe3C % = 1 - F % ≈ 1 - 94 % = 6 %

4. 金相观察测得,某种碳钢在室温组织中珠光体占70%,试问这种钢的含碳量是多少? 答:

(1) 假定该碳钢为亚共析钢,则

C % = F% · 0.0218% + P% · 0.77%

=(1 - 70%)* 0.0218% + 70% * 0.77% ≈ 0.54 %

(2) 假定该碳钢为过共析钢,则

C % = Fe3C% · 6.69% + P% · 0.77%

=(1 - 70%)* 6.69% + 70% * 0.77% ≈ 2.55% > 2.11%

显然,(2)不符题意。所以,该碳钢为含碳量 0.54 % 的亚共析钢。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生产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合金有哪些优越性?

答:与纯金属相比,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还具有熔点低、铸造性能好的优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