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作者:胡婷春 工作单位: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 作者:李德智 工作单位: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教学环境 教学方式方法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

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小学如何开展教学,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接轨的大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学科的整合能为新型的教学结构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也将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是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课程资源范围。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带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从深层次讲,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带来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与加工能力、信息的创新与利用能力,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分享意识。由此从根本上内化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觉得烦,有些学生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开始厌学。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与各学科进行整合,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知识。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课堂传授,课外练习也只不过是为了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仅仅局限于校园,交流的对象也只有老师、同学,这样的学习模式是远远不能适应现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新型的教学模式有了计算机的加入,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学生可以任意的查找想要学习的知识,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世界有兴趣的人共同探讨。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以现代科学技

术进行自主的学习,而且只有当学生能够利用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从外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的时候,才能适应当前提出的终身教育,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才可以说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是有效的。 三、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2、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3、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现有资源。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新要求。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其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

(一)、将信息技术神圣化,有的教师在追求新颖、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完全否认了过去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大声发言讨论的问题,有的教师却要求一定要在论坛中敲击键盘取而代之。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很好的辅助作用,但

也只是辅助作用而已,万万不能将手段作为目的。即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虽然信息技术对当前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使用计算机不意味着可以不用黑板和粉笔,可以取消语文课上的朗读、英语课上只利用录音机、计算机跟读、数学课上只用计算器计算,发挥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

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容易绝对化,走上一条“自由化”的道路。所以,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科整合是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有些教师理解太绝对,太片面,总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往往当制作的课件较为新颖时,看似丰富多彩,学生反而会杂乱无序,不去思考,只看热闹。也许不用课件的课堂还会紧张有序,但用了实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一节课下来很热闹,但老师和学生的收获并不多,学生是占了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点没体现出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三)、不能滥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 (四)、不能不总结,不反思

作为一个老师要注重总结,善于反思,才会不断进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结束后,根据具体教学实践情景来进行反思,以后再结合具体的任务和情境来设计整合的教与学,从而提高整合的层次。

参考文献:1、《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荆孝民 2、《信息技术教育》,张剑平

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王吉庆 4、《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黄甫全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整合的状况分析》钟柏昌,李艺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黄甫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