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2.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答案: 1. D

2.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

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 导析:

1. D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

美好事物的象征。

2.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悬”

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十六)(2019十堰)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7

渔家傲 范仲俺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笛瑟悲凉的边

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

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

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

新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答案:B

导析: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传说秋 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而不是“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 2.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答案: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的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 消解乡愁,却因遥远的家乡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

(十七)(2019荆州)下面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18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B. 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 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D. 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答案:D

导析:D.项“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赏析不正确。“会当凌绝顶”: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会当”:应当,一定要。

十八、(2019龙东)阅读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

19

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导析:赏析诗句。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这两句诗里,诗人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由此很好的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十九)(2019哈尔滨)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 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 “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