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津南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题及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5年天津市津南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题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5年天津市津南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学科专业

知识《小学语文》考题及解析

2015年天津市津南区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女工(gōng) 安土重(zh?ng)迁 商埠(fù) 花团锦簇(cù) B.莅(lì)临 大放厥(juè)词 挟(xié)制 焉(yān)头耸脑 C.懦(nu?)弱 年高德劭(shào) 两栖(qī) 沁(qìn)人心脾 D.遽(jù)然 精神抖擞(sǒu) 坍(tā)陷 一柱擎(qíng)天

1.【答案】C。解析:A.商埠(bù),B.大放厥(jué)词,D.坍(tān)陷。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难度】本题考查难度为简单。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2.【答案】C。解析:A.唇枪舌箭(剑),B.陷井(阱),D.登陆(录)。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能力,主要考查音同形异字。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3.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名俗文化的开展做出认真地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3.【答案】C。解析:“作出认真地指导”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言语表达技巧。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4.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4.【答案】D。解析:A.言外之意是中学生可以喝酒,只是今天情况特殊,不符合中学生身份,且语言不礼貌;B.“足下”“家父”过于书面,比较文雅,不合适使用有父母的朋友参与的饭桌上;C.语言生硬,没有礼貌。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运用是否得体。注意对象、场合;注意谦敬词的使用,注意“足下”等蕴含古文化意义的词语的运用。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5.“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5.【答案】A。解析:A.“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其他三项均未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的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每个选项,找出和例句一样运用互文修辞的语句。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6.《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情西施”。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 )。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6.【答案】B。解析:题干中有“多病”“葬花”等词,从而确认为林黛玉。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特征。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二、诗歌鉴赏

庆清朝慢·踏青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②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③。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④,有许多般。须教撩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①北宋词,出自《冠柳集》。“庆清朝慢”由王观创调。②东君:司春之神。③小双鸾:鞋面所绣的双鸾图案。④则个:语助词,表示动作进行,近似于“着”。饾饤(d?udìng):喻指杂凑堆砌。

1.王观将词集取名为“冠柳”,表示其创作欲高出词人________(人名)之意。 1.【答案】柳永。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雨为酥”和“催冰做水”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与变化,表现春神的运行造化。 B.“何人??点破残寒”的疑问,既让表达跌宕生姿,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好奇。 C.作者化用了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写出了烟郊外迷蒙的春色。 D.过片“晴则个”等三句运用口语,描绘出天气的阴晴不定,活泼而富有意趣。 2.【答案】B。

解析:A.起首两句打破了一般词中写春景的套路,另辟蹊径,写出了初春时节人们不大注意的自然景物的变化:雨变成酥,冰化为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句,“如酥”正是早春之雨的特色,这里深入一步说“调雨为酥”,与“催冰做水”一起,突出春神主持造化的本领,把大自然的运行,用“东君分付”四字加以形象化。B.“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这个疑问句式表明已到残寒尽退、到轻暖的时候。这是何人主使的呢?当然仍是“东君”。这个疑问句式,既是为了铺叙的跌宕生姿,也是为了使人们对春天的到来,应向造福于人的“东君”表示深深的敬意。C.“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

无间。”化用王维《汉江临眺》诗中的名句,用来写踏青的姑娘们野外所看到的迷迷蒙蒙的秀色。这样,不仅写出了阳春烟景,且可从“望中”二字体会到姑娘们愉悦的心情。D.三句运用口语,生动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活泼而有意趣。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语句的表达效果。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3.这首词的下片巧妙地表现了姑娘们在踏青中的情绪变化,请就此加以赏析。

3.【参考答案】阴晴不定的天气喻示着姑娘们情绪的阴晴不定。“撩”花“拨”柳的动作,写出了她们一览春色的急切心情。“香泥斜沁几行斑”的细节,则从侧面表现了她们只顾看花觅柳、忘情地欢笑,却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的懊恼。她们笑容顿敛,双眉紧锁。词人以“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的比拟,略带风趣地写出了姑娘们一瞬间尴尬的神情。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语句的表达效果。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适中。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