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现有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本科专业。

(一)贸易经济专业

贸易经济是我院历史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自1959年建校开始即招生,先后以“贸易”、“商业经济”、“贸易经济”专业招收29届本科生,毕业生人数达1400多人,1998年列入我院重点建设专业,2002年被确定为院级扶持改造专业,2004年被确定为校级教改示范专业,同时也是安徽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支撑本科专业。

现有专业课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2人。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5人、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获硕士学位者5人,其它中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了在职研究生学习。2005年获安徽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04年获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近年来教师先后有16人次获安徽财经大学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学成果和教学比赛获奖。在实践教学中也取得较好成绩,2001年“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研究”先后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安徽财贸学院一等奖。同时,建立多个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实验室。科研成果较为丰富,科研对教学和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自2000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教师承担1项国家级、8项省级课题、10项院级课题研究,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待出版专著和教材近10部。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由1989年开始招生的国际贸易专业在1998年根据教育部的专业目录调整方案改成的。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有毕业班级40多个,共培养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2000多人,他们现在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我国的各个地方,分别从事着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工作。有些毕业生已经卓有成就,走上了经济工作的领导岗位。还有一些毕业生在一些高校从事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面的教学工作,并且已经成为这方面的骨干教

1

师。

通过教学和科研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该专业目前共教师27人,其中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20名,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另外还有外籍教师2名。教师队伍年富力强,年龄结构大部分在30-50岁之间。教师的学历结构较高,现有博士1名(冯德连教授)、在读博士6名、硕士研究生17名、学完研究生课程的3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强,每年都在国家重点级、国家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从2002年至2006年,共有论文百余篇,平均每人十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50多篇。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公开出版的部分教材和专著有:有《国际贸易教程》(教材,冯德连、徐松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出版);《国际经济学》(冯德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专著,冯德连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出版,获商业部优秀作品奖);《贸易保护经济学》(专著,冯德连著,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冯德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出版);《电子商务环境下商业文化研究》(专著,赵有广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王文举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国际贸易学》(徐松、沈明其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出版)等多本教材和专著出版。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高等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以市场对贸易人才的需求和变化趋势为导向,全面审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计划。

2.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基本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以内外贸的一体化以及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为基点,拓宽专业面,适应贸易主体的多元化、贸易客体的扩大化、贸易范围的广域化的新环境;从夯实贸易的一般性的基础理论出发,构建核心理论教学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贸易实务为切入点,突出应用性。

3.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知识型”

2

向三者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转变,将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外显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

4.突出用新经济的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建设专业,以信息、物流和现代商务技术为手段,提升专业内涵和发展的后劲。

5.坚持以办学质量为第一位的原则,适当增加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做到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稳步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面贯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依据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即“三个结合”原则:

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两个本科专业各有相关联的硕士点。学科层次较高。它客观上要求本专业教师加强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机制来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将强化电子商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努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在搞好课内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国际经济贸易人才。

三、发展目标 (一)贸易经济专业

在“十一五”期间,把我校贸易经济专业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专业办学效益显著,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省内知名的贸易经济本科专业。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通晓贸易经济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贸易技能和方法,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外贸业务、商业经营、网络贸易与服务、调研和策划、教学和研究等工作,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

2.招生规模目标

招生规模略有增长,并趋于稳定。计划2006年以后每年招生3个班,使在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生总数达800人左右,并基本上稳定在此规模上。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优化合理的贸易经济专业教师队伍。到2010年贸易经济专业的专职教师达到20人,其中正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40岁以下教师基本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专业教师中有8人成为硕士生导师, 3~4人成为省、院级学科带头人, 5~6人成为省、院级骨干教师。

4.教学改革目标

进一步提升我校“贸易经济”教改示范专业影响和地位,形成明确以“贸易理论和实务”为基础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体系;以商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与完善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

围绕贸易经济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确定贸易经济专业重点课程4~5门,其中有2~3门成为省级或院级重点课程,建立3-4个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努力提高贸易经济专业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力争本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到并保持在1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等院校同类专业的中等水平,毕业及获取学士学位比率高于全院平均水平,有2%左右毕业论文或设计具有较高水平而应用于实际或公开发表。

5.科研目标

为避免科研力量分散,贸易经济专业教师应通力协作形成科研团队,确立3~5个研究方向,争取到2010年使这些研究领域在国内或至少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积极申报国家、省部及院级课题,每年争取院级课题3~4个,省级课题2~3个,力争在国家级课题上进一步突破。积极撰写科研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和发表的级别,力争“十一五” 期间人均发表国家及国家级以上论文达4篇以上。结合课题研究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出版专著5~6部。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把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