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真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5.在当前我国开展的补偿贸易中.按照用来补偿货款的标的的不同,人体可以分为

A.C.

D.多边补偿

E.综合补偿

非选择题部分

直劳

接产务

品补

补偿

B.间接产品补偿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封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分)

36.某国2014年出口额为15000亿美元,出口

价格指数是120,以20 10年为基期,201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0.请计算以2010年为基期的该国2014年出口贸易量。 (计算结果 保留为整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

20分〕

39.简述普惠制的含义及其目的。

40.简述基本险和战争险责任起讫的差异。 41.简述构成有效按受必须具备的条件。 42.简述外贸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 五、论述题论〔本大题9分)

试论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古典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不同。

则以合同未规定按净重计价为由拒绝退款 请问:A公司是否应该退款?为什么? 4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1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A 3.C 4.B 5.A 6.C 7.B 8.D 9.B 10.B 11.D 12.D 13.C 14.D 15.D

16.D 17.B 18.C 19.A 20.C 21.B 22.C 23.A 24.D 25.C 26.B 27.A 28.C 29.B 3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CD 32.ABCD 33.ABC 34.ABCD 35.ABCDE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评分参考】

(1)考生所用计算方法与答案不同,但若是正确的,都应给满分。 (2)公式运用正确即可给主要分数,计算结果不占大量分数。 36.2014年的出口贸易量?出口贸易额15000(2分)?

出口价格指数120/100 =12500亿美元(2分)

所以以2010年为基期的该国2014年的出口贸易量为125000亿美元。(1分) 37.净价=含佣价×(1-佣金率)(2分) =200×(1-3%)=194美元(1分) FOBC5%=净价÷(1-佣金率)(1分) =194÷(1-5%)=204.21美元(1分) 38.(1)允许装货时间为30000÷2500=12天;(2分)

(2)实际装卸时间13天>允许装货时间12天,所以装货滞期,应支付滞期 费;(2分)

(3)滞期1天,所以货方需支付6000美元的滞期费。(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评分参考】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39.(1)惠普制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通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2分) (2)惠普制的目的有三:

一是增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外汇收入;(1分)二次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1分)三是提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1分) 40.(1)基本险的责任起讫采用“仓至仓”条款,(1分)即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地仓库或存储处所开始运输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海上、陆上、内河和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和存储处所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存储处所为止。如未抵达上述仓库和储存处所,则以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满60天为止,如在上述60天内被保险货物需转运到非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则以该项货物开始转运时终止。(2分) (2)战争险责任起讫为“水面风险”,即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装上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港的海轮或驳船时开始,到卸离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港的海轮或驳船时为止,如不卸离,则以海轮到达目的港当日午夜起算满15天为限;如中途转船,则不论装卸与否,以海轮到达该港和装卸地点的当日午夜起算满15天为止.(2分)

41.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1分)接受必须明确表示;(1分)接受必须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1分)接受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送达发盘人。(1分) 42.利用电子商务寻找国外客户;(2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宣传推广;(1分)构建内外完整的网络模式;(1分)构建外贸业务信息技术管理系统。(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9分) 【评分参考】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没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43.要素禀赋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要素禀赋说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用不同国家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

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1分)有三个结论:第一,每个区域或国家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1分)第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1分)第三,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1分)广义的要素禀赋说还包括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1分)

(2)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运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理论。(1分)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俄林却在他的要素禀赋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因而排除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是把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关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2分)所以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比起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分析各国参与分工与贸易的原因方面考虑的更加全面,分析更加深入。(1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评分参考】

(4)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5)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没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6)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44.(1)应该;(3分)

(2)合同中没有约定如何计重,(2分)按照惯例,没有明确规定计重方法时,通常采用净重计重。(2分)因此,在此案例中,扣除皮重后的净重没有达到合同中规定的800公吨,A公司应该退款。(1分) 45.出口方的做法没有道理。(2分)因为信用证是银行开立的有条件承诺付款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