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师说》第一课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师说

课题 课时 师说 2课时 课型 教具 文言文新授课 多媒体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知识点 2. 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重点学习课文第1、2段。 3. 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掌握“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 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背诵第1、2段。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 本文的思想观点。 3. 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 学 目 标 能力点 教育点 重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多媒体播放《程门立雪》的视频] 同学们,看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我们知道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为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此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我们的预习成果。 (PPT)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1 -

古之学者必有师 ( )今之众人 (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则耻师焉 ( ) 小学而大遗 ( ) 士大夫之族 ( ) ...2作者简介: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世人又称“韩文公”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的观点。 【学生活动:搜集整理相关背景知识。】 3解题:“说”这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明确目标,安排自学 (PPT展示教学目标,并播放录音) [大屏幕:朗诵点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朗诵点拨: (1)跟录音读课文,并标注重点字音、停顿地方。 (2)自由朗读,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 2初步把握课文内容(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2)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师说》? (答案预设)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当今的士大夫之族,不愿意向老师学习,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使得他们自己变得愚昧,不明智,甚至才能都比不上一般的人,即文章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文章对他们有讽刺和批判的意味;二、写这篇文章送给少年李蟠,因为他喜欢学习古文,精通古文,而且能够向老师虚心请教,所以写这篇文章来鼓励他继续学习古文,即文章说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易经传皆通习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实韩愈也是借此提倡当今的学者要向李蟠学习。 (3)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归纳1、2段重要的文言词句。 (PPT展示问题) (一)研读第一段,归纳词句 1、结合课本翻译重点字词 - 2 -

古之学者( )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道受(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闻( )道也固( )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 )也,夫庸( )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归纳重要的文言知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进行归纳,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3、思考探索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二)研读第二段,归纳词句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进行归纳,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1、结合课本翻译重点字词 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 )耻( )学于师。是故(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 )其身 ( )也,则耻师焉,惑(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 )乐师百工( )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2、归纳重要的文言知识。 3、思考探索 1、此段分论点是什么? ○2、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四、教师重点讲解 (同学们利用工具书进行归纳整理) [大屏幕展示1、2段中出现的重点文言知识] 1、 先每组找一个同学回答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再做总结。 - 3 -

明确: 一词多义: ①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择师而教之:代词,这,这些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些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 ②其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们的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猜测,大概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那些 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 词类活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用作动词,低于,不及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从(之)而师之 3. 变式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词: 学者 古:求学的人 ;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