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系列—浙江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学考)复习第1部分 24 古诗九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考语文系列—浙江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学考)复习第1部分 24 古诗九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末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画龙点睛,诗人用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留下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D.这部分描写琵琶声惟妙惟肖,酣畅生动,情景交融,为下面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C [C项,“乐景写哀情”错,应该是“凄景哀情”,表现乐曲终了,余韵悠悠,听众还都沉浸在凄凉的音乐声中。]

32.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抒怀片段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A.前面写琵琶女前后身世的鲜明对比,是为此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抒怀作铺垫。

B.“地僻无音乐”写环境恶劣、生活孤寂,“黄芦苦竹”“杜鹃啼血猿哀鸣”用凄楚景物衬托愁闷心情。

C.“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以水寒衬心寒,抒写琵琶女被弃后孤寂悲凉的心境。

D.“山歌”“村笛”是民间的音乐,“呕哑嘲哳难为听”彰显诗人高高在上的傲慢和固执。

D [D项,“高高在上的傲慢和固执”错,该是表达环境的恶劣、心境的苦闷。]

33.对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通过身世的询问和肖像描写,采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表现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和难言之痛。

B.文中着力描写琵琶女的弹奏情态,意在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从而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C.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典型。诗人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艺人们的命运。

D.作者写琵琶女这个人物,实际上就是写作者自己,作者与琵琶女有相同的经历和遭遇,所以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13

D [D项,“作者与琵琶女有相同的经历和遭遇”不对。] 34.对《琵琶行并序》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浔阳”两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写出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

C.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用年轻美貌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不仅写出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同时写出了自己的不幸和失意的心情,将自己的不平愤怒倾泻出来。

C [C项,是对比的手法,没有映衬;夜梦往事表现的是寂寞伤感的情怀。]

1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