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合集)甘肃省庆阳镇原县高中联考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4份试卷合集)甘肃省庆阳镇原县高中联考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篇章,它所带来的“民主”和“科学”即“五四”精神,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的科学文化从科学知识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即把科学与民主当作一个整体。新文化运动宣告科学文化是一种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旧文化。此后,科学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的知识分子一直致力于科学知识、方法与精神的传播,从而招致“科玄论战”,但最终“科学派”取得胜利,这表明科学文化在中国得到初步巩固。“科玄论战”捍卫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逻辑,其意义不逊于“五四”运动。

经过“科玄论战”,中国的文化界认识到:近代以来,科学文化是先进的,是世界文化大潮中的主流,具有“世界共性”;而中国文化已经沦为地方性的“本土知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新文化运动后,科学地位日趋上升,这在中国学术界表现得最为明显。传统知识分子都自觉尝试用科学思维方法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那种训诂考据、六经注我等旧式学问淡出学界视线;知识分子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学界学风蔚然一新。

“科玄论战”后,科学文化在中国影响涵盖中国整个思想界,造就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繁荣,特别是一大批青年学生参与进来,这对他们人生观的重塑有重大意义。当然,由于“科玄论战”中“科学派”对传统文化的矫枉过正,也产生了一些理论误区,造成中国思想界的持续论战,余音至今不绝。

此后,科学研究被纳入了社会建制,即便在战局混乱的动荡年代也不例外。中国有了一大批自己的科学家,他们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下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科学文化也开始沿着一个有目的的轨迹向前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续航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迅速出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科学研究纳入国家发展轨道,踏上了建制化道路。建国初的十多年,科学研究取得良好开局,科学文化渐成风尚。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首先思想解放,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再度出场,科学与民主得以重新恢复。“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这与文艺复兴时期喊出的“知识就是力量”互为镜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从国家战略上升为基本国策,科技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与此同时,中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人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

度、理论与文化产生自信。

中国文化经历了自大、危机、自卑、自觉和自信的曲折过程,让人清楚地看到,科学文化始终充当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还源源不断地修正作为存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保驾护航,理应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伍光良《建构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文化运动带来的“五四”精神标志中国科学文化从科学知识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 B.经过“科玄论战”,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本土知识”。 C.在科学文化陶冶下,中国一大批科学家开始以科学救国之心从事科学研究事业。 D.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研究走上建制化道路;90年代“科教兴国”上升为基本国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站在历史的高度,揭示新文化运动以及“科玄论战”的重要意义。 B.第二段从思想认识和实际效果等维度入手,指出了“科玄论战”的巨大影响。 C.文章以反思“科玄论战”为前提分析了科学文化对重塑青年学生人生观的意义。 D.文章按照历史时代顺序,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科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文化运动后,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知识、方法、精神的传播,导致了“科玄论战”。 B.传统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用科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使科学地位日趋上升。 C.“知识改变命运”口号的提出,借鉴和继承了文艺复兴“知识就是力量”的精神。 D.科学文化不但始终充当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而且作为存量修正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

蓝皮书认为,2017~2018年,堪称我国媒体融合由相“加”迈向相“融”的转折点,由单体融合、各自融合迈向区域融合、整体融合的关键点,由企业云建设迈向媒体云建设的新起点。我国媒体融合已由形式融合、内容融合一跃而升级至以体制机制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融合3.0时代。蓝皮书指出,最近一年我国媒体融合呈现如下几个鲜明的新特征。

一是从被动融合到主动作为。向移动端的转移甚至倾斜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偶或为之,而是刻意推进,是奋发有为的具体表现。

二是从做新如新到做旧如新。最初的媒体融合探索,主要是做新媒体,做增量。在升级的过程中,从增量到存量,改革向深层次突破。

三是从点线带动到全面突破。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媒体融合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从点线突破到

面的推进,对我国媒体行业整体而言既是一次剧烈的转型,也将是一次成功的跨越。

四是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媒体一方面积极扩大影响力,借道各大商业平台进行信息分发;另一方面更为重视客户端、云平台和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并取得成效,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提升了传播力。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2014年8月,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我国媒体融合持续推进,从推广“中心厨房”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一体化”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主流媒体的传播阵地不断拓展,传播效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主导下,“中心厨房”成为推进媒体融合的龙头工程。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央视融媒体编辑部等为代表,全国已有55家地市级以上媒体完成中心厨房建设。在上层政策的引领下,随着融合水平的提升,媒体融合逐渐从中央向地方延伸。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能有力推进国家主流媒体体系的发展融合,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在用户的消费能力不断升级、使用习惯趋向移动化的背景下,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发力移动端,在可视化内容方面下功夫。人民日报社在2018年两会期间推出的《两会夜归人》《晨美丽两会聊天指南》系列短视频引爆全网,成为现象级产品。各大媒体以技术为驱动,将创意与价值相融,主动回应用户诉求,在形式内容和参与体验上下功夫,打造出了新生代的融媒体产品,激发了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媒体融合进程加快,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目前媒体融合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度融通还面临着重重挑战。

近年来,“两微一端”已成为传统媒体标配。2018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建设自有客户端的党报超过七成,有68.7%的党报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不过,做好移动传播并非简单做一个或几个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而是要注意如何运用其背后连接着的采编资源,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增强用户黏性。

目前,媒体融合已挺进深水区,但仍然有媒体尚未充分理解“媒体融合”的本质内涵,在融合过程中仅做到了“物理相加”,创新思维受到限制,在资源配置以及运行模式上缺乏开拓性,融合同质化严重。近年来,媒体融合在平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通过自建平台、合作入驻等方式,主流媒体的传播阵地不断拓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媒体存在一味追求融合形式、不顾实际盲目投建等问题。

媒体融合发展到现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传统媒体的融媒体业务已经从增量发展转变到存量改革。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影响内容生产与传播、技术应用等诸多融合方面的重要因素。打通媒体部门界限,构建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一体化发展和整体转型成为迫切需求。目前,虽然有不少传媒集团为适应市场化进行体制改革,但也有一些媒体只在生产机制方面整改,尚未完全适应市场化竞争。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2018年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史上一个转折点,是我国媒体进入融合3.0时代的开端。 B.现阶段,我国媒体融合从被动融合变成主动作为,从主要做新媒体、做增量升级为做存量。 C.自成为国家战略后,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迅猛,开始大规模建设“中心厨房”和“一体化”平台。 D.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于推进国家主流媒体体系发展融合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一年我国媒体融合从点线带动到全面突破,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实现了媒体行业的成功跨越。 B.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推进媒体融合以“中心厨房”为龙头工程,逐渐从中央到地方延伸。

C.《晨美丽两会聊天指南》等系列短视频引爆全网,是人民日报社发力移动端,精心打造可视化内容的结果。

D.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成果与问题并存,特别是在深度融通方面还面临着重重挑战。

6.根据材料三,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发展。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知道你是谁

季明

欢送宴会,简单而又节俭,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毕竟同事几年,有感情,在大家盛情邀请下,他匆匆喝了两杯酒,就退了场。今天是周末,他还有事要办。

夜色中,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太阳帽和墨镜,悄悄骑上自行车,去看望老人。这种装扮,别人很难认出他,几年来,每个周末的晚上,他都要去老人那里坐一坐,这,成了他的习惯。

老人,是个七十多岁、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他的帮扶对象。他到A城任职不久,在扶贫帮困“结对子”时认识的,当然,他用的身份,是某单位的一名普通党员。更巧合的,老人与他的母亲竟然是同年同月生,只是日期不同;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但对母亲的记忆和眷恋,却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于是,半年之后,他不由自主地将老人,认作了干娘。

只要看到老人,他就恍惚觉得自己的母亲,依然在世。事实上,他内心深处也确实把老人,当作亲娘来对待。

老人的家,在城郊,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拐进一条小巷,借着路灯光,他远远发现,老人正站在门前。老人知道,每个周末的晚上,他必来,站在门前等候,这,也成了老人的习惯。

每当这时,他都会莫名感到温馨,依稀记得小时候,自己放学回家,远远看见母亲,就是这样期待地站在门前,张望和等候着他。

听见熟悉的自行车声,老人问:“是二牛吗?”二牛,是他的小名。 他赶紧跳下车,说:“干娘,是我!”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