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40例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40例护理体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40例护理体会

【摘要】对40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肾性骨痛的患者实施规范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的操作和有效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28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9例肾性骨痛引起的骨痛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余3例肾性骨痛引起的骨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过程出现2例灌流器凝血,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反应。认为HP+HD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合并皮肤瘙痒、肾性骨痛有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2011年1月以来,我科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的皮肤瘙痒、肾病骨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通过一系列严格而规范的操作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年龄34~69岁;透析时间1~10年。平均每周常规透析2~3次,联合血液灌流平均每人每月1次。材料:彩珠海丽珠生产的健帆牌湿式HA一次性使用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型号HA130),另附一次性连接管。透析器选用一次性小面积透析器。 2结果

40例尿毒症患者合并皮肤瘙痒、肾性骨病行HD+HP治疗,其中28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9例肾性骨病症状有较明显改善,其余3例肾性骨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灌流器凝血,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反应。 3操作方法

在透析机上按常规安装一次性透析器和血液管路,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满透析器和血液管路,排尽空气,密闭循环。断开管路动脉段连接灌流器,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将灌流器动脉端向下,静脉端向上垂直固定在透析支架上,与患者的心脏同一水平线上。先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冲洗灌流器使葡萄糖先吸附在树脂上,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反应,接着用每500ml含25mg肝素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2000ml以血流量100~150ml/min的流速循环冲洗,并开放一个小端口,使灌流器肝素化。冲洗过程中用手轻拍灌流器和透析器以排尽气泡,最后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密闭循环透析20min,冲尽管路内

肝素。建立血管通路,肝素首剂用量,因个体差异,应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遵医嘱,常规用量为1mg/kg,透析过程中追加10~12mg/h,灌流结束前半小时停用肝素。按血液透析顺序一样连接动静脉,如血压偏低的患者上机时预冲液不放掉,补给患者,防止血容量过低。 4护理

4.1灌流前护理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向患者解释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知识和目的,使患者配合治疗,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评估患者的血压、体重、水分等状况,避免在低血压、水分过多、血红蛋白过高、易高凝状态下行HP+HD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2灌流中的护理①防止低血压。应密切观察,加强巡视。血流流量<200ml/min,每1h测量血压、心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有无出汗、打哈欠等低血压先兆。如有及时处理。②防止凝血。应评估患者内瘘及深静脉置管是否通畅,能否保证一定的血液流量。参考患者出凝血时间,根据医嘱使用肝素用量,灌流器和透析器管路内排尽空气无气泡。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灌流器、透析器和管路的血液颜色,静脉压、跨膜压的参数及变化情况,根据情况增减肝素用量。当颜色加深,静脉压、跨膜压增高可疑凝血时立即检查内瘘及深静脉置管是否通畅,管道有折叠,排除后夹动脉端管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灌流器和透析器查看有无凝集。③HP+HD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寒战、发热、胸闷及呼吸困难的症状出现,如开始治疗后0.5~1h内出现上述症状,可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一般于数分钟内均可以缓解症状,不需要中断灌流。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妥善固定灌流器和透析器,各管路连接紧密,防止曲折,折叠,滑脱。

4.3灌流后护理①因HP治疗过程中对血小板的吸附作用使肝素用量相对要多,故易引起出血,拔针后穿刺处用弹力绷带按压,松紧以皮内、皮下无出血,内瘘处有震颤为适宜。如有出血倾向,在透析中即停用肝素,透析后即给予鱼精蛋白对抗肝素,嘱卧床休息30分钟,当日避免剧烈运动。②做好饮食等宣教工作。短期或间断行HP治疗一般不至于对身体造成多大的影响,长期HP治疗则需要考虑营养丢失问题,由于每次治疗后灌流器内至少残留3~7ml血液,故可加重贫血,应及时的补充和纠正。③使用过的一次性灌流器、透析器和管路按照

一次性感染垃圾处理,透析机冲洗消毒。 5讨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目前血液净化中非常有效的净化治疗手段,对除去中分子毒素,治疗和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有较明显的疗效。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操作,加强血液灌流前、中、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等护理措施,使此项治疗达到最佳效果,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65.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