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结题报告《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是灵魂。德育是教育之纲,纲举方能目张。教育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而在德育的诸方面中,“诚信教育”是致关德育成败,起主导性、决定性和占支配地位的方面。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己经非常重视学校的诚信教育了。《弟子规》谈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确地把“信”放在第一位,把学习《六艺》放在第二位。《大学》中开宗明义讲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也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热爱教育,他承袭了儒家思想,主张学校教育必须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他要求学校教育以诚信教育为目的:“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以修养其孝佛忠信之道,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人做真人,他这样概括:“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重视“诚信教育”对教育乃至对整个社会综合、和谐发展的提纲挚领,举足轻重的巨大能动作用。因为受教育者优良的思想品德在持之以恒的教育下一旦形成,即化作心灵内部道德环境。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环境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必将继续发展和提高其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环境是一种持续的能动的力量,赋予受教育者以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之能自觉地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现。这种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就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正是学校教学历来倡导的外因转化为内因的“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也正是教育目的的本质和核心。毋庸

置疑,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化,“诚信道德”必将是贯穿于人类社会教育发展和文明进程的永恒的思想【3】。

诚信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让受教育者全面了解诚信的内涵与意义,让受教育者加强对诚信的道德认识,形成诚信的道德情感,强化诚信的道德意志,并外化为诚信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诚信人格和诚信世界观。诚信教育,从教师的角度,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校“行以至诚”的教育价值,理解诚信的内涵与对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从“立人”的高度去看待学校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并转化为自己育人的自觉行为,在平时的言语行为中为学生做好榜样;还要深入思考社会热点,针对社会现象从“真善美实”的角度引导学生诠释“诚信”更多的内涵;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将诚信教育思想落实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诚信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就是对诚信的认知、认同、内化、外化的过程。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从理性的角度开展诚信知识的教育,也要的具本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讲诚信的情感,特别要在利益情景中提高诚信意识,还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落实诚信行为。当然,专科学校诚信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具有在各方面获取信息能力,但是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及自控能力的发展程度还不高,社会问题往往不能全面分析,只看到一些消极的东西,缺乏正确的分析能力。因此,医学高专的诚信教育应该针对大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展开。

《分析化学》诚信教育渗透是指化学教师结合《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进行诚信教育。在《分析化学》课堂中进行诚信教育是学校诚信教育中一种重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施行)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

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反映。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对道德教育的评价超过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论”,他说,“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而且是永远发展的过程”。”他认为:“道德就是教育。知道如何把表现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加到学校所用的教材上,这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丁肇中教授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是“能和别人竞争、站在别人前面、诚实”。著名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谆谆寄语同行:“化学教学不仅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可见,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诚信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科教育进行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可行性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力求找到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中找到一条途径,使化学教学和诚信教育相互渗透,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寓诚信教育于学科教学之

中”,“传道”于“授业”之中,从而能真正“解惑”,这是每一位学科任课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各学科中,《分析化学》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使诚信教育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分析化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诚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科技,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了丰富的德育内容:如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老老实实做人;我国物理化学家程镕时诚实做人、勤奋做事;有机化学家胡宏纹敬德修业、自强不息等科学家的诚信故事,化学家们为科学发展矢志不渝钻研到底不放弃的精神鼓舞着学生们执着追求真理?,对同学们客观对待事物,正确把握人生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贯穿于整个《分析化学》课程,体现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分析化学》知识,教师可利用此平台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求真的欲望;另外化学发展史,化学家带给人类的精神财富等等都能给学生更多的启示。因此,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具有可行性。

(三)诚信教育的方法

学校诚信教育可分为专门性诚信教育和渗透性诚信教育。专门性诚信教育就是以诚信教育为目的和内容而开展的有领导、有组织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按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要求开设的思想政治课、法制课、班会课等各项活动等。渗透性诚信教育中的“渗透”本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术语,在化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