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在记写紫石泉山房昔盛今衰的过程中,流露出作者自己学无 所成的遗憾与感伤,但篇未对“双芝”的议论,则为文章添上亮丽的一笔。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后知读书之士,爱博而业精,力分而功就,自古及今,未之见也。(5分)

译文:

(2)意小子二衰朽之年,天或者犹成小子幼志,而为此兆欤!(5分)

译文:

(二)阅记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 9~20题。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l9.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4分)

答: 20.这首诗蕴含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1分)

答: (三)古诗文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5小题)(5分)

(1) ,哀民生之多艰。

本卷第9页(共15页)

(屈原《离骚》)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

(2)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李密《陈情表》)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5)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李清照《声声慢》)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勃《滕王阁序》) (杜牧《过华清官》)

(6)潦水尽而寒潭清, 。 (7)一骑红尘妃子笑, 。

(8)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四、作文(60分)

22.以“行走与飞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立意自定;

② 文体自选;

③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本卷第10页(共15页)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

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1.B

(分别读piē/zhù/líng。A项,分别读zhī/chì,zhǔ/zhǔ,1ào/lu?;C项,

分别读chōng/t6ng,sù/sù,qiān/kēng;D项,分别读piāo/piāo,kàng/hàng,kuì/kuì) 2.A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

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可用“志在必得”;C 项,“上下其于”,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感情色彩错误,根据语意可用“齐心协力”;D项,“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团,词义理解错误,根据语意可用“人声鼎沸”) 3.C

(A项,语序不当,应为“??这不仅是海峡两岸制度性协商正常化的良好开端,

而且是东亚地区和甲进程的重要事件”;B项,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有歧 义。可将“近200个”移至“中国人”之后或者“字为对象”之前;D项,滥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无主语,应为“通过重返阿根廷国家队,我再次感到了当年作为球员时的激情和动力……”或者“重返阿根廷国家队,让我再次感到了当年作为球员时的激情和动力 ……??) 4.A

(③讲述《论语》的内容,总领整个语段;①说明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应紧随

③;④提出我们对《论语》缺乏深入理解,跟在①后,古今比较,深含转折意味;②在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质问《论语》的现代意义;⑤援引于丹对《论语》现代意义的阐释,回答④所提出的问题)

5.(1)故事引发人的共鸣、回味(2分)

(2)音乐震撼人的心灵(2分) (3)本土义化特色浓厚(2分)

6.你我虽姓名相同,但资历、学识、声望你却远不如我(意思对即可,2分) 古人不忌讳同名,你也不应该计较我和你同名同姓(意思对即可,2分)

7.示例: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沉重的债务。 (关键词“义凭”“债务”,2分)漫画揭示了普通家庭为子女教育不堪经济重负的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关键词“普通家庭”“经济重负”“制度缺陷”,意思对即可,3分) 8.C

(“美即完善”说到夏夫兹博里那里发展纠美的内容意义领域,他认识到了美是一种

自然属性,还有社会性,但并没有摈除美的自然属性。A项,由第l段论述“他们把柏拉图

本卷第11页(共15页)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

的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所以?美即完善?说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和目的论”,可判断为正确;B项,通览全文可知,“美即完善”说是新柏拉图派和理性派的共同学说,从第2段可知“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大半在新柏拉图派的目的论的基础上发展这 种?美即完善?说”,可判断为正确;D项,从文章开头“关联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大半同时持?美在物体形式?说,区别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还要替形式美找出一种名为 ?理性?的而其实是神学的基础”,可判断为正确) 9.D

(从第2段内容可知这是鲍姆嘉通的观点,他认为“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即凭感

官认识到的完善”,“美的事物所显出的那种完善却只须通过感官就可直接认识到”,可判断为正确;A项,从第1段内容可知,这是新柏拉图派的观点,不是鲍姆嘉通的美学理论,相差甚远,可判断为错误;B项,从第3段内容可知,这种观点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还是有它的理性基础,对照“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与?理性认识的完善?是对立的”,可判断为错误;C项,从第2段内容可知,这是莱布尼兹的观点,不能准确说明“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因为鲍姆嘉通观点由此而来但又已经做了发挥,可判断为错误) 10.C

(从第l段与新柏拉图派“上帝创造每一类事物,都分配给它在全体宇宙中所特有

的一种功能”与第2段理性派“他把世界比作一座钟,其中每一部机器或零件各有各的功 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贴,具有一种?预定的和谐?,所以是美的。作这种安排的当然是上帝”可知,两者都吸收了基督教神学理论,上帝造万物并使万物具有一种“预定的和谐”,可判断为正确。A项,从第3段论述“这一说主要仍从物体形式着眼,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所以理性派大半采取?寓变化于整齐?那条形式原则。但足它和?美在物体形式?说毕竟有所不同,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还是有它的理性基础”,由此判断“均”与“大半”不符,错误;B项,从第4段论述“但是,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理性,而是?天意安排?的合理性,所以它足先天的,先验的”可判断为错误,这里实际是说明理性派理性与一般理性不同,是与生俱来的“先验”的东西,和一般所说的理性是两个概念,没有依据可得出高下之分,可判断为错误;D项,从第2段论述“一条科学定理也是完善的,但是这种完善要通过理智思考才能认识到,至于美的事物所显出的那种完善却只须通过感官就可直接认识到”可判断,科学事物的 “美”是需要通过理智思考获得的,但不能得出结论说“除此以外的其他事物的?美?只要通过感官就可以获得”,无法推断出结论,选项说法属不当周延)

11.(1)把母亲比作“一座丰富的矿藏”,既说明自己很少写母亲是因为担心写不好,也突出

本卷第12页(共15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