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猜谜谣》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

1、出示谜面,师问谜面,生回答。 2、初听歌曲。

师: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们来听听书中的小朋友猜出几种动物,又是怎么表达的?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3、揭示歌曲名。

听出来了吗,小朋友们回答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来的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谜谣,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谜谣”。 4、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听看。这样的速度往往是表现 “轻快活泼”的,大家跟我一起说轻快活泼。 再次聆听歌曲。

师: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摇摇头动动手,感受歌曲的轻快活泼。 过渡:XX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学就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下面我们就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有节奏的读歌词 5、解决难点。

(1)出示相似的两句歌词、歌谱,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学生说一说前两小节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师弹奏旋律,生唱前两小节歌词。

(4)完整学唱两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唱。 (5)师说明衬词。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来唱一遍。 6、学唱问、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齐唱第一段。

8、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9、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 10、歌曲处理

1

(1)跟音乐范唱齐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总结。

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让我们踏着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山村来了售货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音乐再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悉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读课题、仔细听音乐。 3、表达听后的感受。

(1)这是唢呐独奏的乐曲,上一学期我们听过一首《百鸟朝凤》,它的特点是高亢明亮,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数都用到它。 (2)音乐好象表现的是售货员到山村去卖东西。 (3)售货员是指卖东西的,现在是营业员。

(4)这个山村是四周都是大山,离城市很远,交通很不发达,山民进城很不容易。

(5)乐曲情绪比较轻快而有点诙谐,给我们的感觉是售货员乐观而又风趣。 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探究的主动性。 二、分段聆听音乐。 1、导言。

(1 A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形象?

(2)这个山村小道自行车都没法骑,售货员是用什么方法把货运到山村的?

(3)你们学学挑担子的样子。

2、哼唱主题音乐(教师弹琴,学生哼唱)。 3、B段音乐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能学学叫卖声吗? (3)山谷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4)听到了叫卖声音,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5)这时会出现一些什么事情呢?

4、第三段音乐是A段的再现。山民们买完东西了,售货员会怎样呢? (1)这段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乐观而又风趣的售货员。

(2)这个山村的交通很不发达,路肯定是坑坑洼洼的,自行车没法骑,那肯定是用担子挑。

(3学生学挑担子动作,相互观摩研究,掌握方法。 (4)音乐声中有节奏的律动。 (5)哼唱主题音乐。 (6)边哼唱边律动。

3

三、完整的听音乐、并能在音乐声中做相应的动作。 1、听完音乐你能叙述这个乐曲的基本情节吗? 2、同学们自己组合编排音乐剧。 3、小组汇报演出,评奖。 四、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