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秘书培养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对我国秘书培养模式的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Administrative Professtionals)(简称IAAP)负责,其组织的全美秘书资格考试每年的及格率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因此,其社会认可度也比较高。同时,对于法律秘书,医学秘书等专业性秘书,也会由相关社会组织来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6

(二)日本的秘书培养模式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二战后的日本在经济,文化,教育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这其中不乏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早在1915年,京都平安高等女子学校就设立了秘书科,当时这一职业并不十分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动,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日本妇女改变了从前“家庭主妇”的形象,开始走向社会,随着女性步入职场,日本的秘书教育也逐渐兴起。

虽然最初日本的女性职业教育并没有现在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但其培养目标被设定为辅助男性同事工作,便具有了秘书职业培养的实质。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社会分工新格局的形成,日本的秘书职业教育也被更加重视起来。

日本的秘书培养途径同样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职业高中,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

日本的职业高中教育类似于前些年我国的“综合高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教育省将“秘书实务”添加入职业高中的必修课目录,隶属于商业科范畴。九十年代初,教育省继续颁布《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明确规定了商业科所设的文字工作,情报工作,管理工作等秘书相关课程。职业高中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提早培养对相关专业的兴趣,为以后的职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6

徐茵:《美国的秘书和秘书工作》.载《国外观察》2008年第4期

8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日本的专门学校类似于我国的中专教育,是日本秘书培养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这类学校在时间上的安排更为自由,课程安排更为灵活,它们以技术和专业知识为侧重点,更倾向于职业化教育。而且专业化程度更高,对于法律秘书,医学秘书,财务秘书都各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

日本的短期大学类似于我国的职业学院,是日本仅次于专门学校的另一重要培养途径。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教育省颁布的《秘书科设立基准》为这一类教育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秘书教育的普及。

像美国一样,基于秘书行业的职业化特征,日本在四年制本科院校所设置的秘书专业相对较少,但也存在一些试点院校。

在资格认证方面,日本秘书协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推行日本秘书资格认定考试(即CBS)制度,其认定要求较高,程序复杂,需经过每年5月和7月的两次考试才能获得这一资格。同时,在短期大学,还存在着另外一套由全日短期大学秘书教育协会进行的资格认证系统,通过这一考试的申请者会被授予“秘书士”称号。7

三、我国现代秘书培养模式

通过对于美国,日本两国秘书培养模式的分析和比较,我们认识到现代秘书培养既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努力,探索多种符合国情的培养途径,又要创新秘书资格认证,增强其认可度,同时,还需要在总结秘书培养方向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一)学科建设

1、加强学科建设,拓宽培养途径

秘书学科建设是围绕其学科方向,教学队伍及教学基地,通过硬件软件

7

孙成也:《日本职业秘书的发展道路》.载《现代秘书》2015年版 9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方面的加强与积累,使秘书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秘书人才教育得以加强,并能够综合科研及社会实力的系统性工程。加强秘书学科建设使当前加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11年4月,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把秘书学写入了本科目录。2012年10月,秘书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出现在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8国务院于2002,2006年分别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其结合秘书教学工作的具体实际,明确了本专业基于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培养面向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服务和管理型高级秘书人才的目标及定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再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安排,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首先,明确文秘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即具备“三动(动手,动口,动脑)”和“三办(办文,办会,办事)”技能,这也就决定了本专业学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其次,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进行修订,从而切实保证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再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整合,用更具专业特点的课程取代一些老旧课程,同时相应增加秘书实训,速录等专业性更强的课程;最后,围绕主干课程的建设,以精品课程为标准,全面打造本专业系列课程,推动本专业系统化整合。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拓宽培养途径,使不同层次,不同学历的秘书人才各有所用,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层次性相适应。要拓宽培养途径,一方面,应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文秘专业建设。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或专科教育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秘书人才是当前国内外秘书培养的主要途径,这主要是由秘书工作的通用性所决定的,以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8

吴蕴慧:《应用型本科秘书人才培养模式》.载《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0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的文秘(专科)专业为例,他们开设有速录,会计基础,秘书实务实用课程,学习期间有更多的实习实践活动,同时,教学老师也更加注重塑造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应加强本科高校文秘人才的培养。我国目前有四十多所高校开设有文秘教育(2012届之前)或秘书学(2012届之后)专业,文秘专业的本科教育更具系统化,在具体培养上倾向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本专业专职教师的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本科学生开设有秘书史,秘书专业概论,心理学等课程。同时,技术学校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秘书人才。技术学校相对来说具有入学门槛更低,学制更短,专业性更强的特点,其学习生活更贴近实际,学生更具职业化水平,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条不可替代的人才培养渠道。

2、推动秘书职业资格认证专业化发展

在我国,当前的秘书资格认证系统主要是由OASC所开展的秘书资格证考试,这一考试自2016年起对证书等级进行了调整,即初级(对应调整前三级),中级(对应调整前二级)和高级(对应调整前一级)秘书。其主要考试内容有:文书写作,公关礼仪,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办公室工作法律与经济管理概论,外语等。考试在每年的5月和11月分别进行两次,分为书面应答,情景模拟,任务解决,综合测试和业绩评估等考试形式,充分考察秘书人才各方面素质。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文件,取消了共五批272项职业资格的认证,更加严格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秘书资格证作为秘书行业的重要认证考试未被列入其中,这一方面说明了国家对秘书资格认证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我国初级秘书考试通过率一般能够达到7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能够达到87%,总体而言,资格认证的通过率,社会持有率与其社会认可程度是成反比的,要增强其社会认可度,

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