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讲义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医学教育网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近3个月内每月出现症状>3天;

D.未发现可以解释症状的结构性和生化异常。 分为:

1.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或早饱。 每周发作数次,有上腹胀或餐后恶心、过度嗳气。 2.上腹痛综合征——上腹痛或烧灼感。

每周至少1次,中等程度以上,无放射痛且不出现于其他部位.排便排气后不缓解。 可能同时符合两种亚型。

如存在:消瘦、消化道出血、黄疸、慢性低热、腹部包块等——“报警性症状”,则必须除外器质性疾病。

下一步检查 影像学,如胃镜、上消化道造影 腹部超声 胃镜黏膜活检或C尿素呼气试验 血液及生化检查 胃排空试验 三、治疗——无特异性方法。

目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重要!

耐心解释病情,去除患者疑虑。鼓励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有时能治愈,常常助缓解,总是去安慰。 ——爱德华·特鲁多(1848~1915) 2.药物:

A.餐后不适综合征——首先用促动力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疗效不明显——抑酸剂。

B.上腹痛综合征——首选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3.其他

消化酶类或黏膜保护剂。

HP(+)——抗HP(详见下一节)。

精神心理障碍——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睡眠障碍——镇静安眠药。 【实战演习】

患者女性,38岁,某外企高管,因工作压力加重,反复出现餐后饱胀感4个月,病情时重时轻,在多家医院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该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是

A.心理治疗 B.枸橼酸胶体铋钾 C.多潘立酮 D.兰索拉唑 E.雷尼替丁 【答案】C

第七节 消化性溃疡(特别重要,确保1分不丢)

13除外疾病 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食管反流病 胆囊及胰腺疾病、如胆系结石、胆囊炎及胰腺炎 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HP)感染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判断症状的病生理机制

第17页

大纲要求

(1)概念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病理改变-纲无材有,了解。 (4)临床表现 (5)并发症 (6)辅助检查

(7)诊断与鉴别诊断 (8)内科治疗

(9)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论基础

(10)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11)主要手术目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 (12)急性穿孔的诊断、治疗、手术指征

(13)大出血的诊断、手术指征——纲无材有,要求。 (14)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一)概念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 (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平衡的结果。 胃十二指肠的防御和修复机制: ①上皮前的黏液和碳酸氢盐(HC03-); ②上皮细胞;

③上皮后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流。

④前列腺素E——细胞保护、促黏膜血流、增加黏液及HC03-分泌等功能;表皮生长因子(EGF)——细胞保护和促进上皮再生。

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侵蚀——溃疡形成。

(1)HP和NSAIDs——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已知的主要病因。 (2)胃酸的过度分泌——关键作用。

(三)病理改变——详见病理学。 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常见; GU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

DU直径多小于10mm,GU比DU大。亦可见到直径大于2cm的巨大溃疡。

第18页

(四)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上腹痛。

部分患者可症状轻或无症状,而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临床特点——“三性”

1.慢性:病史可达数年至数十年。

2.周期性: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常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过劳而诱发。

3.节律性:

A.DU——饥饿痛: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至下餐进食后缓解;补充TANG:疼痛——进食——缓解。 部分患者(DU较多见)疼痛在午夜发生(夜间痛)。

B.GU——餐后痛: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补充TANG:进食——疼痛——缓解。 4.部分仅为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或不适,而无典型疼痛。 5.伴随症状:反酸、嗳气、上腹胀、恶心、呕吐。

6.体征:活动期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五)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并发症--1.出血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亦是消化性溃疡。 原因:溃疡侵蚀血管。 并发症-- 2.穿孔

膈下游离气体

第19页

急性 亚急性 见于 溃疡常位于十二指肠或胃前壁 穿孔邻近十二指肠后壁,或游离穿孔较小 导致的临床表现 急性腹膜炎(胃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 只引起局限性腹膜炎,症状较急性穿孔轻而体征较局限 慢性(穿透性十二指肠或胃后壁的溃疡深至浆膜层时与邻近的组织或器腹痛规律改变,变得顽固而持续,溃疡) 官发生粘连,穿孔时胃肠内容物不流入腹腔 疼痛常放射至背部 并发症-- 3.幽门梗阻 主要是由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

①暂时性梗阻:溃疡急性发作时因炎症水肿和幽门部痉挛引起,可随炎症好转而缓解 ②慢性梗阻:由于瘢痕收缩而呈持久性。

表现:

上腹胀满不适,疼痛于餐后加重,并有恶心、呕吐,呕吐后症状可缓解,呕吐物含发酵酸性宿食。 胃型及胃蠕动波,清晨空腹时胃内有振水声。

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严重呕吐——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并发症-- 4.癌变 GU可发生癌变(1%以下)。

长期慢性GU史、年龄>45岁、溃疡顽固不愈者。 癌变发生于溃疡边缘。 【补充TANG】DU一般不癌变。 (六)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确诊首选。

内镜:溃疡边缘光整,底部覆有渗出物,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愈合期再生上皮及皱襞向溃疡集中。

2.X线钡餐检查 溃疡的X线征象:

①直接征象:龛影,有确诊价值;

第20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