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设计(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设计(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出勤率一定,应出勤的人数和实际出勤的人数。 六、拓展延伸:找一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 板书设计:

反比例 X×Y=K(一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知道深入分析教材,弄懂教材对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驾驭教材,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练习四 练习四(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2、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学习重点:判断实例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学习难点:生活中比例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图像是什么?

二、自主尝试:

独立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三、合作交流:

在组内交流每个题的解答过程。 四、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解答过程以及小组存在的问题。

第3题(1),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地砖的数量,这两个相关联的变量,它们的乘积(地面面积)一定,所以它们成反比例。 五、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第4题,学生分析图像,根据信息逐一解决各问题。

六、拓展延伸:

=(x,y不为0),x和y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板书设计:

练习四

正比例:

反比例 : x×y=K(一定) 教学反思:

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关系,它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体现了以下两点:

y=k(一定) xy27x1、温故知新,渗透难点。

2、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加强思维训练。

为帮助学生建构“反比例”的意义,课堂流程重点设计两大板块。其一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让学生经历商量选择、独立解读、交流展示等数学活动,积累了较多的与反比例有关的信息和感性认识;其二是自主探究、点化引领板块。在这一板块中,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间的交流 ,借助教师 的适度点拨,生成了“反比例”数学概念 。并能利用概念准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练习四(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2、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学习重点:判断实例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学习难点:动手操作,用图表示成正、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找一找生活中成正、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说明理由。 二、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判断: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2、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3、正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正比例。 三、汇报点评:

班内订正答案,并说明理由。 四、巩固练习:

填空: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 )比例。 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 3、圆的周长和直径成( )比例。 4、一个人的年龄与身高成( )比例。

5、食堂买回150吨煤,已经烧的煤的质量与剩下煤的质量成( )比例。 五、拓展延伸:

把一段木料锯成4段要用24分钟,照这个速度,如果将这根木料锯成7段,要用多长时间? 板书设计:

练习四

正比例:=k (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导学反思:

yx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