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其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6℃C.20-30°c时,胭脂虫种群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c时种群增长最快。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加那利群岛是一多山的群岛,曾是胭脂红素的主产地。1831年,群岛的胭脂红素的生产量只有4公斤。到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公斤,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在19世纪末期,随着人工合成颜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表落。下图为加那利群岛所在的区域和胭脂虫景观图。

(1)分析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19世纪期间加那利群岛胭脂虫行业发生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并做简要分析。 (4)我国某企业计划在吐鲁番盆地或台湾岛西部建立胭脂虫养殖园。根据胭脂虫的生存环境要求,你认为哪个地区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1)群岛地处北纬30度附近,气温适宜,副高和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适合胭脂虫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仙人掌,胭脂虫养殖食物资源丰富;受冬季西风及海陆风影响,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扩散

(2)1831年至1850年,胭脂虫养殖规模迅速增长,主要是因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上涨;1850年至19世纪末期,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主要是因工业合成染料开始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价格优良,逐渐取代胭脂红素。

(3)发展地中海型农业(园艺业)——群岛的山坡地区与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带相似,有利与发展地中海型农业(园艺业),且纬度较低,农产品上市时间更早。发展立体农业加那利群岛多山,山地的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深化胭脂虫养殖业—随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对生态的、环保的动物染料需求量增加,胭脂红素的市场潜力巨大。

海洋渔业—地处加那利寒流,多上升流,水产资源丰富,有利于海洋渔业发展。 (4)台湾岛西部。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胭脂虫生存;背风地带降水少,光热充足,有利于仙人掌种植。

【解析】(1)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需要结合胭脂虫的生长习性,从气温、降水、热量、地形等方面回答。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1831年至1850年,胭脂虫养殖规模迅速增长,主要是因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上涨;1850年至19世纪末期,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主要是因工业合成染料开始大规模生产。

(3)首先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然后从地形、洋流等方面回答。

(4)台湾岛西部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胭脂虫生存,背风地带降水少,光热充足,有利于仙人掌种植。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智利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葡萄种类丰富,品质优良。近年来,智利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并以较低的价位进入亚洲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利葡萄酒在中因市场销量逐年增加。尽管智利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但所产葡萄酒多为低端酒,有业内人士认为,与法国等

第 1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相比,智利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图。

(1)分析智利葡萄种类较多的原因。

(2)分析智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销量增加的原因。

(3)指出与法国相比,智利葡萄酒产业的差距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纬度跨度较大,跨热量带较多;东部山地海拔高,气候(或水热)垂直差异大;种植历史悠久,人工育种(或嫁接技术)成熟,种类多样 (2)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消费进口葡萄酒的能力;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智利葡萄酒价格低廉;远洋交通运输的发展,为葡萄酒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3)差距:产品多为低端酒,利润低;酿造工艺水平低;产品品牌效应弱,措施:加大技术投入,提升酿酒工艺(或提升酒品质量,发展高端葡萄酒);加大宣传,树立品牌效应;完善营销网络

【解析】(1)智利葡萄种类较多的原因,可以从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海拔高、种植历史悠久等方面回答。

(2)智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销量增加的原因,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从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低、远洋交通运输发展等方面回答。 (3)首先指出与法国相比,智利葡萄酒产业的差距,主要包括产品多为低端酒,利润低、酿造工艺水平低、产品品牌效应弱,解决措施可以从加大技术投入、提升酿酒工艺、加大宣传、树立品牌效应等方面回答。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桐果肉可榨棕桐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果肉出油率高,2019年后的棕桐油产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某公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投资兴建油棕种植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仓

储、物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产棕桐油等主要销往我国。目前,在第一种植园巴郎卡拉亚已完成6万余公项(计划20万公项)油棕种植,在过去荒芜的土地上有近9000名当地的工人忙碌。该公司还投入大笔资金在当地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排水、港口工程等。

(1)根据油棕生长的气候条件,说明我国棕桐油产量小的原因。 (2)说明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产品销往国内的原因。

(3)简述中国公司选择在该岛上兴建油棕产业园区的原因及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4)印尼政府计划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种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列举该计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油棕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条件差,种植的油棕质量较差 (2)油棕果量大,节约运输成本;我国人口众多,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对棕桐油需求量大,且能改善人们食用油结构 (3)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区,特别适宜油棕种植;岛上地广人稀,有大片适宜种植油棕的地区未得到开发;积极影响:促进当地人就业,增加经济收人,改变贫困落后局面;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港口工程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4)大量种植油棕树,会改变热带雨林植被多样性;动物失去食物和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难以恢复;同时对土壤肥力、地下水和气候造成影响(任答两点)

【解析】(1)我国棕桐油产量小,说明我国的气候条件不适合种植油棕,结合

第 2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油棕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条件差,种植的油棕质量较差。

(2)本题分为两小问,首先需要分析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的原因,主要考虑原料导向型产业;产品销往国内主要考虑我国市场需求量大。

(3)本题分为两小问,中国公司选择在该岛上兴建油棕产业园区的原因主要从当地气候适合种植油棕、当地地广人稀等方面分析;影响主要从增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

(4)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种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迁移森林破坏对环境不利影响的知识,如破坏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森林调节气候作用减弱等。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国为北欧的发达国家,工业较为先进,是世界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具有十分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沿海地区良港众多。该国的渔业生产在国内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在国际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该国具有非常完善的产出-加工-销售体系,其绝大部分的渔产品都销往世界各地。下图为M国区域位置示意图。 (1)分析M国沿岸良港众多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M国渔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简析M国渔业捕捞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4)分析该国渔产品外销的优势条件。

【答案】(1)地处高纬,位于山脉西侧冰川发育,历史上冰川侵蚀形成众多幽深的峡湾,深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部分海域不会封冻,因而良港众多。 (2)良港多;工业较为发达;临近渔业资源丰富区;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地处西风带,风高浪急,多气旋活动,阴雨天气多;北大西洋暖流上空,多海雾,不利于船只航行;纬度高,冬季白昼时间短;冬季漫长气候较为寒冷。 (4)该国工业发达,渔产品生产条件好;沿岸海运条件十分便利;临近欧洲和北美,运输距离近,市场广阔。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M国位于北欧,是挪威,该国沿岸良港众多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海岸线、洋流、西风等方面回答。

(2)从图中可以看出,M国位于北欧,是挪威,该国渔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可以从良港多、工业发达、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方面回答。

(3)从图中可以看出,M国位于北欧,是挪威,该国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捕捞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可以从风高浪急、多气旋活动、多海雾等方面回答。 (4)从图中可以看出,M国位于北欧,是挪威,该国渔业资源丰富,渔产品外销的优势条件,可以从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方面回答。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即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形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②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即把自然河流的复杂形状变成梯形、矩形及弧形等规则几何断面;③河床材料硬质化,即渠道的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防洪工程的河流堤防和边坡护岸的迎水面也采用这些硬质材料。 材料二1962~1971年,美国对位于佛罗里达州中南部基西米河进行了渠道化改造: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然而渠道化后的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在随后展开的基西米河生态修

第 3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复工程中只有大约1/3的河道被回填,且涉及的河道附近多是没有人居住的地带。 材料三基西米河的位置及其河流渠道化前后景观图。 (1)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改造的原因是什么?

(2)河流渠道化对流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试提出恢复该河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

(4)推测该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大;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严重;汛期多发洪涝灾害。

(2)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滩地和湿地;河流汛期、枯水期水位变化消失;两岸的河滩、沼泽等湿地由于缺水而减少;流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拆除硬化河床的混凝土;回填被渠道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形状;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恢复两岸的河滩、湿地;设计类似自然状态的上游水库运用方式等。

(4)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1)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基西米河在1962 ~1971 年进行了渠道化是出于防洪的需要,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水量大且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严重;汛期多发洪涝灾害。通过渠道化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渲泄洪水的目的。

(2)根据材料,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的河床、河道、水文、地貌物质组成等都有影响,故渠道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对水文、生物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文方面的影响:堆放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河滩沼泽湿地消失,河流水质恶化;生物方面的影响:鱼类和水禽减少甚至消失,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生态修复工程以恢复原貌为主,拆除人为工程,恢复河流原有地质地貌,回填被渠道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形状;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恢复两岸的河滩、湿地;设计类似自然状态的上游水库运用方式等。

(4)该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由于拆除渠道工程带来的洪涝灾害;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利利湖(位置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1)比较加利利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从地形与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加利利湖狂风巨浪的形成过程。

第 4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