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江苏省宿迁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状态A,则有

A.A→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B→C过程气体温度升高

C.C→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不变 ,所以气体放热 D.全部过程气体做功为零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分)

O P A C B V

6.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从实验室取一瓶纯油酸,标签标有: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取出质量为m的该纯油酸,其包含分子总数为 ▲ .将取出的油酸和一定量的酒精混合,得到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取该溶液滴入量筒,n滴时体积为V0,将一滴溶液滴入盛水浅盘中,形成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 ,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三、计算题(共1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给分.)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P-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B时体积VB=1×10m.求: (1)气体在状态C时的体积VC;

(2)气体在整个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并求出热量Q.

▲ ▲ ▲

第三卷 选修3-4(33分)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4~5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错选不得分, 漏 选得2分;共17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无关 B.自然光在玻璃表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3.0 1.5 0 B 200 -33

P/×105Pa A C 400 T/K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效应进行防伪的 2.关于振动和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动能量仅与频率有关 B.波向前传播的过程就是介质中质点向前运动的过程 C.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波长变短

D.物体做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周期等于外界驱动力周期,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无关 3.关于波特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机械横波相遇,在相遇区一定会出现稳定的干涉现象 B.照相机镜头前的增透膜,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相等的条纹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

频率信号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

波动 单色光 样板 薄片

被检查平面

内芯 外套 4.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有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显示的是横波图像

B.图2如果将孔扩大,可以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

C.图3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原理 D.图4光纤通讯是利用全反射原理,其保密性比无线电波好 5.如图所示,一束由黄光和紫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砖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线Ⅰ、若玻璃砖的上下表面足够宽,则有

A.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 B.在真空中,光束Ⅱ的速度等于光束Ⅲ的速度 C.改变α角,光束Ⅰ、Ⅱ、Ⅲ仍保持平行 D.光束Ⅱ为黄光,光束Ⅲ为紫光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分)

6.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中,将两片刀片合在一起,在涂有墨汁的玻璃片上划出不同间

P α O ⅠⅡⅢ

射向一上Ⅱ、Ⅲ,

隙的双缝;按图所示的方法,让激光束通过自制的双缝. (1)保持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换用不同间隙的双缝,双缝 的间隙越大,屏上明暗相间

的条纹间距 ▲ (选填“越大”或“越小”);

(2)保持双缝的间隙不变,光屏到缝的距离越小,屏上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 ▲ (选填

“越大”或“越小”);

(3)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都不变的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光做实验,发现用

红色光做实验在屏上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比用绿色光做实验时 ▲ (选填“大”或“小”).

三、计算题(共1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给分.)

7.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刻的波形图,A是介质上的质点;图乙为质点A的振动图象.求:

(1)该波的传播方向; (2)该波的传播速度v.

▲ ▲ ▲

第四卷 选修3-5(33分)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4~5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错选不得分, 漏选得2分;共17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24 A.15是α衰变 7N?1H?6C?2He y/cm 8 0 -8 甲 4 A 8 x/cm 8 0 y/cm 2 4 乙 t/s -8 13 B.目前核电站都采用2聚变反应 1H?1H?2He?γ1144891C.235是核裂变 92U?0n?56Ba?36Kr?30n241D.3是核聚变,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1H?1H?2He?0n3.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粒子电离能力最强

B.b粒子来自原子核内中子的衰变 C.c粒子穿透能力最强 D.c粒子的速度最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辐射强度 O

波长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图2电子的干涉图像说明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C.图3链式反应的示意图,铀块的体积足够大反应才能一代一代继续下去 D.图4核电反应堆示意图,控制棒插入深一些,让它吸多中子,反应速率会慢一些 5.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得到的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则有 A.甲光频率大于乙光频率 B.甲光频率等于乙光频率 C.甲光强度大于乙光强度 D.甲光强度等于乙光强度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分)

6.已知氢原子基态能级E1,激发态能级En?O I/A 甲光 乙光

U/V

E1(n=2,3……),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度为2nc,则氢原子从n=4向n=1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E= ▲ 和动量p= ▲ ,这种光子被

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后,该氢原子最多能释放出 ▲ 个光子.

三、计算题(共1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

7.一个静止的氡核(222)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钋核(218),钋核的动能为E0 ,设衰变时84Po86Rn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