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化学一轮方案文档第十章化学实验2第二讲课后达标训练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版高中化学一轮方案文档第十章化学实验2第二讲课后达标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 装置F中的水蒸气会进入装置D中,使ICl水解(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C

11.(2018·邯郸高三检测)Ⅰ.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1)请简述检验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时,可适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16.9%的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并探究产物中铁的价态。请回答有关问题。

(3)已知16.9%稀硝酸的密度为1.10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

留两位小数)。若用63%的硝酸配制16.9%的稀硝酸500 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当A装置中气体几乎为无色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可用C装置收集NO气体。

(5)现有下列仪器和药品:试管和胶头滴管,0.1 mol·L1KSCN溶液、0.2 mol·L

-1

酸性

KMnO4溶液、0.1 mol·L1KI溶液、氯水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A装置烧杯中完全反应后铁元素可能的价态,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操作 取少量A装置烧杯中液体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现象与结论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说明含有Fe2;+

若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不含Fe2 +答案:(1)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口加水,使U形管两侧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没有关闭止水夹不正确) (2)不需要加热;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 (3)2.95 mol·L1 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粗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

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吸收二氧化氮 (5)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含有Fe3;

若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不含Fe3 取少量A装置烧杯中液体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

性KMnO4溶液

12.在梨、香蕉等水果中存在着乙酸正丁酯。实验室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反应、有关数据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略)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

浓H2SO4

CH3COOCH2CH2CH2CH3+H2O

乙酸 正丁醇 乙酸正丁酯 实验步骤: Ⅰ.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在A中加入7.4 g正丁醇、6.0 g乙酸,再加入数滴浓硫酸,摇匀,放入1~2颗沸石。按图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入冷凝水,缓慢加热A。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水的体积。

Ⅱ.产品的精制

把分水器中的酯层和A中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

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后过滤,将产物常压蒸馏,收集124~126 ℃的馏分,得到5.8 g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水应从冷凝管的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2)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完成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转移到锥形瓶中。

(3)本实验提高产品产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溶解性 溶于水 微溶于水 微溶于水 密度(g·cm3) -沸点(℃) 118 117.7 126.5 相对分子质量 60 74 116 1.049 2 0.809 8 0.88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冷凝管从下管口进水,上管口出水,使水充满冷凝管,提高冷凝效果。(2)由于反应可逆,浓硫酸作催化剂,产品中有乙酸、硫酸残留,第一次水洗除去大部分乙酸、硫酸;第二次水洗除去未反应的Na2CO3和生成的钠盐;酯的密度小于水,在水的上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乙酸正丁酯。(3)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离出生成物能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4)乙酸和正丁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和水,分水器中的水层会不断上升,当分水器中的水面高度保持不变时,表明该酯化反应已经完成。(5)理论上生成5.8 g乙酸正丁酯11.6 g,则产率为×100%=50%。

11.6 g

答案:(1)a

(2)除去大部分乙酸和硫酸 除去残留的钠盐 上口 (3)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 (4)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 (5)5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