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教案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案用纸

教 学 内 容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理论品质指的是理论的本质特征,是这一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属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只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保持它的科学性、时代性,使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阶段。这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

第二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付诸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和发展。

第三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上。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必须进行这些生产活动;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也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的研究正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出发点的。

(二)生产过程三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也是人们的劳动过程,任何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

在以上三个要素中,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过程中,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已经进入劳动过程并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生产力越是发展,这些要素的作用就越加重要。

(三)物质资料生产四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包括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第 2 页

教案用纸

教 学 内 容

它们共同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构成全部社会经济活动。

在这四个关系中,其中生产是起点,起着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是中介环节,起着桥梁作用;消费是终点,起着动力作用。

因为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也就没有分配、交换和消费。同时,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因为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也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和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生产的要求,就会促进生产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发展。

二、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

有必要指出,政治经济学不仅考察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于一次或几次过程之中,而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不断重复和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上述诸方面的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因而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静止地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应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加以研究。因为只有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才能找到各种生产关系存在的客观依据,才能说明各种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才能判别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只有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才能正确把握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变革。才能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一) 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二)经济规律主要特点:

第 3 页

教案用纸

教 学 内 容 其一,经济规律的性质是客观的。其二,经济规律的存在具有历史性。其三,经济规律作用的实施必须有人的活动参与其中。经济规律作用必须通过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而得到发挥,并涉及人们的物质利益。人们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经济规律。 (三)经济规律可分为三种 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共有的价值规律;三是为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各个社会形态以各自特有的经济规律彼此相区别,同时又以共有的经济规律相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共有经济规律,其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是不同的。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的含义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就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着一定阶级或利益集团的意志和实际利益,为一定的阶级或利益集团服务。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很强的阶级性,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科学,它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由无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把世界当作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发展规律的物质统一体来研究。马克思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从这个原理出发,在物的关系后面寻找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研究经济的方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也是辩证的。辩证法不是孤立地从静止中来考察问题,而是要求从事物的一般联系和运动中,从矛盾的发展变化中来考察它。 二、科学抽象法以及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四、借鉴和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法 学习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第 4 页 作业: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理解? 2、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能动性? 教案用纸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同学们系统地掌握社会济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并且能够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新特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进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 一定社会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在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即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社会方式。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就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它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经济制度反映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2、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 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体制反映着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不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的规定。正因为如此,相同的经济体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经济制度中,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来实现。 3、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适应、反映经济制度。 (2)一定的经济制度可以采取的经济体制是多样的 (二)两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经济体制的两种不同类型,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反映着经济活动的组织与运行的不同特点。 在社会经济过程中,有限的生产资源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规则分配在社会生 第 5 页

作业: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是怎样的? 2、市场经济的特点、功能是什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