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生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理学问答题及名词解释

传导系统,骨骼肌的活动受躯体神经支配。

4、心肌细胞的终池不发达、容积小、储存Ca2+比骨骼肌少,所以,心肌收缩更依赖于外源性Ca2+;而骨骼肌不依赖。

19.试论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包括五个方面:1、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博出量增加使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因此,收缩压主要反应搏出量的大小。

2、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脉压增大。因此,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大动脉弹性:它主要起缓冲血压作用,弹性储器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容量不能相应改变时,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

20.试比较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

答:肾上腺素能与α、β1和β2受体结合,特别是对β受体的作用远远大于去甲肾上腺素,因此,对心脏兴奋β1受体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对外周血管的作用,表现在小剂量肾上腺素作用于骨骼肌、肝脏、冠状血管β2受体,使血管舒张(常以此效应为主)。作用于皮肤及内脏血管α受体,使血管收缩。肾上腺素收缩、舒张血管的作用,使总外周阻力增加不明显。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α受体,对β受体作用小,故对体内大多数血管有明显收缩作用,使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但作用弱,通常还表现心率变慢,这是由于血压升高激发压力感受器反射而致。

21.说明人从卧位迅速站起时动脉血压改变及其机制

答:人从卧位迅速站起时,动脉血压先降低,然后升高,恢复正常。 机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压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容纳的血量增多,故回心血量减少,每搏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减少,使交感神经的紧张活动增强,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α、β受体结合,分别引起收缩和舒张,但是前者居首,从而引起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迷走的紧张减弱,对心得负性变力、变时作用减弱。从而血压增高,恢复正常。

22.论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其生理意义

答:当动脉血压在8.0~24.0 kPa(60~180 mmHg)范围内波动时,可通过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和主动脉壁被进一步扩张,压力感受器兴奋增强,经窦神经(吞咽神经)及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冲动增多,从而使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降低,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升高,于是心交感神经传出的冲动减少,心迷走神经传出的冲动增多,结果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另一方面,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传出冲动减少,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外周阻力降低,导致动脉血压降低。因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使血压降低,故称为减压反射(降压反射)。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所受刺激减弱,通过减压反射减弱,使血压回升。减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

生理学问答题及名词解释

23.简述心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的作用

答: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与心肌细胞膜上M胆碱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加,K外流增多,引起窦房结自律降低;房室传导延缓;心肌收缩力减弱,表现为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最终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24.什么是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之后为什么会出现较长的舒张时间 答:如果在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心室肌受到额外的人工刺激或窦房结之外的异常刺激,则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所引起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由于期前兴奋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因此,在期前收缩之后的一次由窦房结发出并传播而来的兴奋传到心室肌时,常常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而失效,结果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脱失”,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引起心室收缩。所以,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25.以左心室为例,试述心动周期中冠脉血流量的变化

答: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由于心肌收缩的强烈压迫,左冠脉血流量急剧减少,甚至倒流;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升高,冠脉血流量增加;减慢射血期,冠脉血流量又有下降;等容舒张期,冠脉血流量达峰值;充盈期,血流量逐渐回落。

26.在动物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

答: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心脏射血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到达颈动脉窦。当血压升高时,引起降压反射,使血压降低。当窦内压降低,降压反射减弱,血压升高。

当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窦内压降低,降压反射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强,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强,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27.电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向心端(外周端)引起动脉血压变化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一般选 择右侧迷走神经进行此项实验?

答:刺激心迷走神经外周端即刺激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ACh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胆碱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即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效应。两侧心迷走神经对心脏不同部位的支配有所侧重。

一般说,右侧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到窦房结、右心房的大部,因而对心率的影响较大;而左侧迷走神经则主要分布到房室传导系统(房室结、房室束)、小部分心房肌及心底部的心室肌,对心脏兴奋传导的影响大。在实验中,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其末梢释放的ACh

生理学问答题及名词解释

一方面使窦房结细胞在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结果使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另一方面,其4期K+通透性的增加使IK衰减过程减弱,自动去极速度减慢。这两种因素均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因而减慢。刺激强度加大时,可出现窦性停搏,使血压迅速下降。刺激去除后,血压回升。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外周端也可使血压下降,但主要是由于ACh抑制房室交界区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减少Ca2+内流,使其动作电位幅度减小,兴奋传导速度减慢,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而减慢心率,进而使血压下降。故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出现的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的程度均不如刺激右侧时明显,因而实验时多选用右侧迷走神经。

28.说明组织液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其中,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进滤过,生成组织液的力量;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是阻止滤过,促进组织液回流的力量。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为1.33 kPa(10mmHg),生成组织液。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约为-1.00 kPa(7.5mmHg),故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此外,有部分组织液可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影响因素有:①毛细血管血压:微动脉扩张时,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血浆蛋白合成减少或丧失过多的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导致水肿。③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如果其通透性增加,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中,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故组织液生成增多。④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在受阻部位远端的组织间隙中组织液积聚可致水肿。

29.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时动脉血压有何变化?若再分别刺激减压神经向中端(中枢端)及向心端(外周端)又会引起什么结果?为什么

答: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纤维一般均在迷走神经中上传入中枢,但家兔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纤维却自成一束,在颈部与迷走神经及颈交感神经伴行,称之为减压神经(相当于主动脉神经)。所以,电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或切断后的向中端,其传入冲动相当于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兴奋,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将引起减压反射的加强,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由于减压神经是单纯的传入神经,故刺激其外周端对动脉血压无影响。

30.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说心率加快对心脏不利? 答: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区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动周期为0.8秒时,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进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

生理学问答题及名词解释

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在心率增快或减慢时,心动周期的时间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舒张期的变化更明显。心率增快时,一个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而心舒期是心脏得以休息和获得血液供应的主要时期,因此,心率增快时,不仅不利于心室的充盈,也不利于心室休息和供血,使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

31.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动脉血压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渐恢复。 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传导作用是心率加快,兴奋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血管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受体的分布情况:对α受体占优势的皮肤、肾脏、胃肠道等内脏的血管,肾上腺素使之收缩;而对β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肝脏和心脏冠脉等血管,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使其舒张,大剂量时才出现缩血管反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开始血液中浓度较高,对心脏和α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皮肤、肾和胃肠等内脏血管收缩,所以血压升高。随着血中肾上腺素的代谢,其浓度逐渐降低,对α受体占优势的血管作用减弱,而对β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肝脏、冠脉血管发生作用,使之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最后肾上腺素逐渐消失,血压也逐渐恢复正常。

3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机制如何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故凡能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能影响心输出量。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心肌的初长度——异长自身调节: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机制,在一定初长度范围内,心肌收缩力可随心肌纤维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即在生理范围内,心脏能将回流的血液全部泵出,使血液不会在静脉和心房中蓄积。

(2)心肌收缩力: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心肌收缩能力是心肌细胞功能状态的一种表述,与心脏搏出量或每搏功呈正变关系。搏出量的这种调节与心肌初长度无关,而是通过调节心肌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实现的。

(3)后负荷:心室的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它的变化可影响心室肌的收缩过程,从而影响心搏出量。如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升高,会直接引起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所以为克服后负荷的增加,必须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量,才能维持一定的搏出量。

(4)心率:心率这在一定范围内加快,可增加心输出量;但是当心率太快时(>180次/分),由于心室充盈不足,每搏输出量降低,反而使每分输出量降低;而心率太慢时(<40次/分),心室充盈量的增大接近极限,充盈量和每搏输出量不再增加,也使心输出量减少。

第五章呼吸

1.简述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部位及其敏感刺激 答:外周化学感受器指颈动脉体和主动体化学感受器,它们对血液中PO2、PCO2和〔H+〕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