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份合集)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份合集)哈尔滨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8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3分)

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牛化学变化的是( ) A. 刺绣 B. 织布 C. 剪纸 D. 酿酒 【答案】D

【解析】刺绣、织布、剪纸过程中只是物质形态、状态发生改变,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答案】B

【解析】取用块状药品,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慢慢把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水平方向成450,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和桌面成45°角,倒入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B。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盐酸除去铁锈 B.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 用干冰人工降雨 D. 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答案】C

【解析】用盐酸除铁锈,利用稀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属于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氧化钙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属于化学性质。故选C。

4. 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 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 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答案】B

【解析】氧气参与燃烧可作助燃剂,不属于高能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烟;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故选B。

5. 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D

【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故选D。

6. 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最是6.94lg D. 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答案】D

【解析】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锂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离子(L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锂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故选D。 7. 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C

【解析】A图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B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D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

C。

8.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银元素—AG B. 3个氧原子—O3 C. 4个水分子——4H2O D. 镁离子——Mg+2 【答案】C

【解析】银的元素符号是Ag;三个氧原子可表示为:3O,而O3表示臭氧、一个臭氧分子和一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4个水分子可表示为:4H2O;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C。 9. 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A. Cu B. CuO C. Cu(OH)2 D. CuCO3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质量不变判断X的化学式是CuO。故选B。

10.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我国生态环境部3月23日发布的2018年环境日主题。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上述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袋 B. 垃圾分类回收 C.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 用淘米水浇花 【答案】C

【解析】重复使用某些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增加污染,不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选C。

11. 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H2O B. H2SO4 C. NaOH D. CaCO3 【答案】C

【解析】水为中性物质,可以减低稀盐酸的酸性,但是溶液始终呈酸性,溶液的pH<7;硫酸为酸性物质,可以增强稀盐酸的酸性,但是溶液始终呈酸性,溶液的pH值<7;氢氧化钠为碱,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使溶液的酸性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为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则溶液呈碱性,而使pH值大于7;碳酸钙可以消耗盐酸,溶液的pH≤7。故选C。

12. 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从安全角度考虑,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 B. 甲醛浸泡海鲜品用来保鲜 C. 冬季吃水炭火锅关严门窗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

【答案】A

【解析】盖上锅盖时,油与空气或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目的;甲醛有毒,食用甲醛浸泡的海鲜会危害身体健康;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关严门窗容易造成煤气中毒;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故选A。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3Fe+2O2=Fe3O4 B. Cu+2AgNO3=2Ag+Cu(NO3)2 C. 2Fe+6HCl=2FeCl3+3H2↑ D. KCl+NaNO3=KNO3+NaCl 【答案】B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Cu+2AgNO3=2Ag+Cu(NO3)2;铁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Cl=FeCl2+H2↑;KCl+NaNO3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反生的条件。故选B。 14. 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 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答案】D

【解析】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条件,属于置换反应;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能与稀盐酸反应;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铁单质中铁为0价。故选D。 1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B. 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C. 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 D. 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但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比较;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它的饱和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丙的饱和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丙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C。 16.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