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主要零件的检修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柴油机主要零件的检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师备课专用纸

操作麻烦。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1)拆去主轴承上盖和上瓦或连杆大端轴承的下盖和下 瓦;

(2)选直径为(1.5~2.0)△(△为轴承装配间隙), 长度为120~150轴颈弧长的铅丝2~3条。沿轴颈首、中、尾 位臵安放铅丝,并用牛油粘住,如图8-39所示。 铅丝的塑性和直径对测量精度影响很大。铅丝直径小于 轴承间隙,铅丝未被压扁,轴承间隙不能测出;铅丝直径过 大,上紧螺栓后铅丝被压产生硬化可能被压入白合金层内, 亦不能准确测量。例如,主轴承装配间隙为0.2~0.25mm,可 选用直径为0.3~0.5mm范围内的铅丝。

(3)装好主轴承上盖和上瓦,按要求上紧螺栓至规定位 臵,此时切勿盘车。

(4)打开轴承,取出铅丝进行测量和记录。注意铅丝对 应的测量位臵,切勿弄混;

(5)用千分尺测量铅丝两端和中间的厚度。中间厚度为 轴承间隙值,两端厚度为轴承两侧间隙,应小于轴承间隙, 且两侧间隙差不超过0.05mm。

压铅法适于厚壁轴瓦的轴承间隙检测。 3)比较法

0

中、高速柴油机主轴承和连杆大端轴承多采用薄壁轴瓦。 通常采用内、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轴、孔的对应部位直径, 此二直径之差即为轴承间隙。一般应测量对应于曲柄销在上、 下止点位臵时的轴、孔直径,且在轴向首、中、尾三处测量 求其平均值进行比较。 2.3 轴瓦磨损量检测

主轴承厚壁瓦下瓦磨损量可用桥规测主轴颈下沉量的方 法或直接测量下瓦厚度与新瓦厚度比较的方法来确定。

连杆大端轴承上瓦的磨损量可用直接测量的方法。

薄壁轴瓦当其轴承间隙超过说明书或标准时即表明其下 瓦(或上瓦)磨损严重,无需测量磨损量,应报废换新。 2.4 轴瓦合金层脱壳检查

轴瓦合金层浇铸质量不高就会使结合面局部有缝隙,运 转后就会产生合金层脱落现象。为此对厚壁轴瓦备件可采用 听响法或渗透探伤法进行检测。

轴瓦工作表面可用放大镜或渗透探伤法检验有无裂纹。

46

教师备课专用纸

3 轴瓦的修理

轴瓦的修理主要是针对厚壁轴瓦,依损坏形式和程度不同采用局部修刮、焊补和重浇合金等方法。薄壁轴瓦损坏只能换新。

3.1 局部修刮

轴瓦工作表面上的小面积擦伤、腐蚀或早期发裂可用刮刀进行局部修刮,并使修刮面与周围瓦面圆滑过渡。滑油中含水量较多时会使瓦面上生成黑色氧化锡硬壳,也可用刮刀刮去。

3.2 焊补

轴瓦工作面上较深的裂纹、局部合金脱落或腐蚀等可采用焊补方法修理。

采用氢氧焰或焊烙铁将瓦面损坏处合金熔化,再用与轴瓦白合金牌号相同的焊条进行焊补。焊补质量与焊前损坏部位的清洁情况有关。一般可采用汽油或煤油清洗、擦干和修刮使露出金属光泽。 3.3 重新浇瓦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熔去轴瓦上的合金,重新浇铸相同牌号的白合金。

(1)轴瓦合金烧熔;

(2)轴瓦过度磨损不能保证要求的轴承间隙; (3)轴瓦合金脱壳或大面积剥落;

(4)轴瓦龟裂严重,扩展到轴瓦端面或裂纹深及瓦壳。

4 主轴承下瓦的更换

当轴瓦损坏后,船上条件下只能更换备件。换瓦是新瓦的安装工艺过程,其质量仍然是保证安全可靠运转的关键。薄壁瓦安装工艺较为简单,以下介绍厚壁瓦安装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4.1 新瓦的检验及安装 l)新瓦(备件)的检验

检查新瓦有无变形和其他缺陷,如合金层与瓦壳粘结情况、油槽和垃圾槽情况,测量和记录轴瓦厚度等。 2)新下瓦的安装

在船上换新轴瓦时不需将曲轴吊起,只需将旧瓦自瓦座内盘出,并以同样方法将新瓦盘入瓦座。旧瓦盘出应从瓦口较厚的一端或有定位唇(轴瓦轴向定位的凸起)的一端盘出。

46

教师备课专用纸

下瓦自主轴颈的下方瓦座盘出的方法很多,随机型而异。例如:小型柴油机利用主轴颈上的润滑油孔,在孔内插入销钉,盘车时销钉随轴转动将下瓦拨出。还可以利用专用工具固定在曲柄臂上,盘车将下瓦拨出,如图8-40所示。大型低速柴油机Sulzer RD、RND型采用液压千斤顶将曲轴抬高0.10~0.15mm后转出主轴承下瓦。

为便于盘瓦,通常在新瓦背上镀0.002~0.003mm的锡或铜,镀层均匀光滑,Sulzer RLB型柴油机瓦背上涂以均匀的二硫化钼润滑剂。

3)新瓦安装质量的检验

由于备件在放臵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形,所以新下瓦装入瓦座后应检查下瓦背面与瓦座孔的贴合情况。色油检查: 若下瓦背两侧面沾点而瓦底背面无沾点,说明新下瓦瓦口产生向外张开的变形,在底部产生间隙δ,如图8-41a)所示,此时新下瓦卡在瓦座瓦口处,没有“落底”。 若下瓦背两侧面无沾点而瓦底背面沾点,说明新下瓦瓦口产生向内收拢的变形,使在瓦口两侧产生间隙β,如图8-41b)所示。此时新下瓦在瓦座内“晃荡”。

以上两种情况在柴油机运转中均会因轴瓦与瓦座贴合不良造成合金碎裂等事故。为使新下瓦与瓦座配合面贴合良好,应修挫瓦背或用木槌敲击瓦口内侧使向外张开,或用铜锤敲击瓦口外侧使之向内收拢。

除上述情况外,都应保证下瓦与瓦座配合面的贴合符合要求。

4.2 主轴颈与主轴承下瓦接触检验

新的主轴承下瓦安装合格后,主轴颈与之接触情况也应符合要求。检验时,在轴上均匀涂上色油,使轴回转观察下瓦色油沾点的多少和分布。如不合格,用刮刀拂刮下瓦,再次使轴回转,再次检查沾点和拂刮,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具体拂刮轴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样轴拂刮轴瓦:样轴又称假轴,使其代替曲轴,轻便,容易操作,效率高。假轴采用钢管或铸铁管制成,外径D=d+△(d——主轴直径,△——轴承间隙),长度等于机座全长或为3~4个主轴承座的长度,此种刮瓦方法容易建立油膜,但必须制作专用样轴,适用于船厂小批修理或船上小型柴油机。

(2)曲轴拂刮轴瓦:船厂和船上均可使用,依主轴颈与

46

教师备课专用纸

主轴承下瓦研配的沾点拂刮主轴承下瓦,直到符合接触角内均匀接触为止。此法方便,不需制作样轴,但下瓦盘出、盘入较麻烦。

(3)根据臂距差拂刮轴瓦:此法利用臂距差和色油沾点拂刮主轴承下瓦。首先在换新轴瓦的主轴承两侧曲柄上安装拐档表,并在主轴颈上涂色油。然后盘车测量两个曲柄的臂距差值。根据臂距差值和主轴承下瓦的沾点情况进行下瓦的拂刮。垂直平面内的臂距差值检查瓦底,水平平面的臂距差值检查瓦口。拂刮轴瓦时不可一次刮削很多,应小刮削量多次拂刮多次研配,逐渐达到要求,否则会造成难以合格的局面,。

注意下瓦两侧垃圾槽附近瓦口部位的拂刮:拂刮过量,造成漏油,影响油膜建立;拂刮不足,瓦口与轴颈接触引轴承发热,甚至在瓦口处咬死。一般瓦口处要有0.05mm的间隙。主轴承上瓦先开油线然后进行拂刮。

4.3 轴承间隙的测量与调节

以上检验合格后应检测主轴颈与主轴承装配后的配合间隙,即轴承间隙。当所测轴承间隙与说明书或标准不符合时,采用抽减或增加上下瓦配合面处的垫片进行调节。

厚壁轴瓦上下瓦结合面处有一组黄铜或紫铜垫片,其形状与结合面形状相同并且不会妨碍轴的回转及瓦口处的垃圾槽。垫片的厚度为0.05mm的整倍数,如0.10mm、0.15mm等,便于间隙调节。垫片数目尽量少,两边的垫片数量和厚度相同。

调节轴承间隙时,轴瓦两边要同时抽减或增加厚度和数目相同的垫片,以免使轴承上盖上瓦歪斜和轴承间隙变化。

4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