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复习总结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复习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最重要的区别是:石灰石系统中,Ca2+的产生与H+和CaCO3的存在有关,而石

灰系统中Ca2+的产生仅与CaO的存在有关,为了保证液相中有足够的Ca2+,石灰石系统运行时的pH值比石灰系统低,石灰石系统最适宜的pH范围是5.8~6.2.石灰系统是pH约为8。

79、干法喷钙脱硫机理:作为固硫剂的石灰石粉料喷入锅炉炉膛中,CaCO3受热分解成CaO和

CO2,生成的CaO与SO2作用生成CaSO4而脱除部分硫,生成的CaSO4与未反应的CaO和灰分随烟气进入锅炉后边的活化反应器,在活化反应器中通过喷水雾增湿,使未反应的CaO转化为较高反应活性的Ca(OH)2,继续与烟气中的SO2反应,从而完成脱硫的全过程。

CaCO3 →CaO + CO2 炉膛内

CaO + SO2 + 1/2 O2 →CaSO4 CaO + H2O →Ca(OH)2

Ca(OH)2 + SO2 +1/2 O2 → CaSO4 + H2O 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a.炉膛内喷射石灰石的位置和粒度;

活化反应器内

b.活化反应器内喷水量和钙硫比。

80、燃烧过程形成的Nox分三类:燃料型Nox: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Nox。

热力型Nox:高温下N2和O2反应生成的

NOx。

瞬时NOx:在低温火焰下由于含碳自由基存在

而生成的NOx。

81、低NOx燃烧技术:凡通过改变燃烧条件来控制燃烧关键参数,以抑制生成

或破坏已生成的达到减少排放的技术,称为低燃烧技术。

低NOx技术包括:低氧燃烧、烟气循环燃烧、分段燃烧、浓淡燃烧技术。

82、两段燃烧技术:第一段: 空气总需要量的85%~95%与燃料一起供到燃烧器中,因

为富燃料条件下的不完全燃烧,该段燃烧的烟气温度较低,由于此时氧量不足,生成的NOx的量很小。

第二段:在燃烧装置的尾端通入第二次空气,使在第一阶段剩余的不

完全燃烧的产物CO与CH得到充分燃烧,虽然此时氧过剩,但由于烟气的温度依然较低,从动力学上限制了NOx的形成。

83、烟气脱硝技术:

①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SCR):

催化剂:贵金属、碱性金属氧化物

4NH3?4NO?O2?4N2?6H2O还原反应:

8NH3?6NO2?7N2?12H2O4NH3?5O2?4NO?6H2O

潜在氧化反应:

4NH3?3O2?2N2?6H2O

②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 还原剂:尿素或氨基

4NH3?6NO?5N2?6H2O 化学反应:CO(NH2)2?2NO?0.5O2?2N2?CO2?2H2O

预防性措施

84、VOCs污染控制技术

85、操作损耗:将VOCs液体导入容器或从容器中导出时,由于温度和气压的

变化,VOCs气体逸出,此类排放称为操作损耗。

呼吸损耗: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容器发生“吸进和呼出”而导致的有机物

损失,白天呼出,夜晚吸进,可通过在容器出口附加的蒸气保护阀来控制。

86、VOCs的控制方法和适用范围:

①燃烧法:适用于可燃或高温分解的物质,不可以回收有用物质,但可以回

控制性措施:以末端治理为主

替代产品

改进工艺 更换设备 防止泄露

收热量,包括:a.直接燃烧:适用于可燃有害组分浓度较高或热值

较高的废气;

b.热力燃烧:适用于低浓度废气的净化; c.催化燃烧。

②吸收(洗涤)法:适用于VOCs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压力较高的场合。 ③冷凝法:适于废气体积分数10^-2以上的有机蒸气,常用作其他方法的高浓

度废气、高湿度废气的前处理,不适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

④吸附法: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VOCs尾气。

⑤生物法:包括a.生物洗涤塔:适用于气量小、浓度高、易溶、生物代谢速

率较低的VOCs;

b.生物滴滤塔:适用于气量大,浓度低,有机负荷较高及降

解过程中产酸的VOCs;

c.生物过滤塔:适用于气量大、浓度低的VOCs。

87、HC化合物的形成:不完全燃烧、壁面淬熄效应、壁面油膜和积碳的吸附

88、壁面淬熄效应:是指温度较低的燃烧室壁面对火焰的迅速冷却,使活化分子的活化能被吸收,燃烧链反应中断,在壁面形成厚度约0.1~0.2mm左右的不燃烧或者不完全燃烧的淬熄层,产生大量HC。 89、

1、CO:燃料中的碳氢不完全燃烧,由空燃比、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程

度、内壁的淬熄效应等决定。

柴油发动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2、NOx:其形成方式为热力型、燃料型、瞬时型。

3、HC:一是由于混合气过稀以致在燃烧室内不能满足自燃及扩散火

焰传播的条件,而是由于混合气过浓而不能着火及燃烧。

4、碳烟及颗粒物:是烃类燃料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裂解而形成的。

90、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过滤捕集法和催化转化法(包括氧化型催化转化器、NOx

还原催化转化器)。

91、 臭氧层的作用:a.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 b.对流层的臭氧:为温室气体。

92、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集气罩、风管、净化设备、通风机、排气管

93、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污染物的捕集装置、净化系统、管道

系统和排气管设计。

94、管道内气体流动的压力损失:一种是由于气体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

的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摩擦压力损失或沿程压力损失;

另一种是用于气体流经系统中某些局部构件

时,由于流速大小和方向改变形成涡流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局部压力损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