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精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省余姚中学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基本单位对应有误的是

A.核酸:核苷酸 B.酶:氨基酸 C.淀粉:葡萄糖 D.油脂:甘油和脂肪酸 2.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B.溶酶体能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C.溶酶体消化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到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4.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各种离子出入细胞并不都是主动转运,有的是被动转运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被动转运 C.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 D.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14

5.用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

A.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糖的过程 B.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C.光合作用中能量的传递过程 D.碳反应不需要光 6.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 B.在植物细胞分裂间期的G1期完成DNA的复制

C.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7.果蝇X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其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条形。这属于染色体变异的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

AB

8.控制ABO血型的I、I、i三个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请分析下面的家谱图,图中有的家长和孩子是色盲,同时也标出了血型情况。在小孩刚刚出生后,这对夫妇因某种原因调错了一个孩子,请指出调错的孩子是

B

A

A.2和6 B.1和3 C.2和5 D.1和4 9.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1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0.小恩(女)患有某种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下表是与小恩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家系成员 父亲 母亲 弟弟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舅母 舅舅家表弟 患病 正常 √ √ √ √ √ √ √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小恩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小恩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3/4 D.小恩的弟弟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l

11.某动物处于正常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动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A B C D 染色体/条 15 15 30 60 15 30 60 0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单体/条 0 0 0 30 30 30 30 30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12.现用某野生植物的甲( 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1514

13.用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

15151414

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N,b同时含N和N,c只含N。下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2

14.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l、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15.下列基示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结构模型(表示磷酸基团),其中正确的是

脱氧核糖、

表示碱基、

表示

16.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

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

32

D.若搅拌4 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P的放射性会增强 17.两种高等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如下,其中3个来自同种生物,则来自另一种生物的是

3

18.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赤霉素或乙烯 浓度(mg/L) 0 50 100 雌花率=雌花数/开花总数 赤霉素 0.495 0.181 0.217 乙烯 0.495 0.589 0.628 茎生长的增高率=(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 赤霉素 0 0.379 0.575 乙烯 0 -0.0083 -0.0765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赤霉素可以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 B.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的特点 C.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 D.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的基因表达均无影响

19.下图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

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 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20.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