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设计洪水、设计潮位及水位~流量关系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设计洪水、设计潮位及水位~流量关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 设计洪水

本次规划将珠江流域各主要水文与潮位站的洪水与潮位资料系列延长至1997年(部分站点至1998年),对设计洪水与潮位进行了复核。鉴于1994年6月西江中下游发生约50年一遇的洪水后,沿江两岸工情和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本次防洪规划分析计算了西江大湟江口、梧州、高要、马口和北江石角、三水等站在洪水归槽条件下的设计洪水。

目前,在全力防守的情况下,西江干流沿岸及西北江三角洲堤防,大多具备防御1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少数重点堤防可防御50年一遇的洪水。因此,发生10年一遇的洪水时,浔江、西江及西北江三角洲基本上不会发生洪水漫堤的现象,河道洪水处于全归槽状态;当洪水大于10年一遇时,部分堤防将发生漫顶或溃决,河道两岸的滞洪作用逐渐加大,洪水呈部分归槽状态,且洪水越大,越接近天然状况;当浔江出现大于50年一遇的洪水、西江出现大于100年一遇的洪水时,按堤防设计标准,沿江两岸将基本恢复天然条件下的蓄滞洪能力。

本次防洪规划根据西、北江干流历年的堤防工程变化情况及规划选定的堤防标准,采用马斯京根法,对西江干流的大湟江口站和梧州站、北江石角站、西北江三角洲的马口站、三水站及思贤滘断面受堤防溃决影响的实测洪水过程线进行了全归槽计算,并通过建立各站天然(实测)洪水与全归槽洪水的峰、量相关关系,由天然条件下的设计洪水推求出各站全归槽情况下的设计洪水。根据沿江堤防规划标准和近年实际发生的水情,浔江大湟江口站部分归槽情况下的设计洪水,由该站天然条件下的50年一遇设计洪水与全归槽情况下的10年一遇设计洪水内插求出;西江梧州站和高要站、西北江三角洲马口站、三水站和思贤滘断面部分归槽情况下的设计洪水,分别由各站天然条件下的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与全归槽情况下的10年一遇设计洪水内插求出;北江石角站部分归槽情况下的设计洪水,在北江干流飞来峡至河口河段规划中进行过详细的分析计算,本次规划的复核结果表明,原有成果仍可

继续使用。

本次规划采用的主要水文测站的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1及附表4。

表2-1 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水文站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流域 水系 河 名 南盘江 红水河 西 江 水 系 柳 江 黔 江 郁 江 浔 江 西 江 北 江 西北江 测 站 沾益 西桥 柴石滩 天峨 迁江 柳州 武宣 南宁 大湟江口 +甘王水道 梧州 高要 韶关 横石 石角 三水 集水面积 2(km) 608 3366 4656 105535 128938 45413 196655 72656 288544 327006 351535 14653 34013 38363 资料统计年限 1953年~1997年 1936年~1998年 1936年~1998年 1936年~1944年1946年~1998年 1936年~1944年1947年~1998年 1936年~1939年1942年~1998年 1936年~1944年1946年~1998年 1900年~1998年 1932年~1998年 1951年~1997年 1953年~1997年 1952年~1997年 1900年~1998年 0.5 512 1350 2850 25100 27600 35600 57800 22100 55300 55700 55900 11400 20700 20400 17200 各级频率(%)设计洪峰流量(m/s) 1 2 3.33 5 448 386 341 305 1190 1030 909 817 2440 2040 1750 1530 23200 21200 19700 18500 25700 23700 22200 21000 32700 53600 20200 52100 52700 52900 10500 19200 19000 16000 29700 49200 18400 48700 50400 50500 9590 17700 17600 15000 27500 45900 17000 46600 48500 48600 8900 16500 16400 14100 25700 43200 15800 44600 46900 47000 8340 15500 15500 13500 310 245 660 1160 16300 18800 22500 38400 13900 41200 44900 45000 7330 13800 13900 12800 备注 天然 天然 天然 天然 天然 天然 天然 天然 部分归槽 部分归槽 部分归槽 天然 天然 部分归槽 部分归槽 珠 江 流 域 三角洲 马口 思贤滘 399830 25325 1900年~1998年 1900年~1998年 1954年~1997年 51800 67800 15800 48900 63900 14500 46600 60700 13000 44400 58200 12000 43300 56100 11200 41800 54400 9650 部分归槽 部分归槽 天然 东 江 博罗 注:浔江大湟江口站5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为天然条件下的设计洪水,10年~50年一遇的洪水为部分归槽条件下的设计洪水,10年一遇以下的洪水为全归槽条件下的设计洪水;西江梧州站和高要站、西北江三角洲马口站、三水站和思贤滘断面10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为天然条件下的设计洪水,10年~100年一遇的洪水为部分归槽条件下的设计洪水,10年一遇以下的洪水为全归槽条件下的设计洪水;北江石角站洪水为部分归槽情况下的设计洪水。 2.3 潮汐特征及设计潮位

珠江三角洲的潮汐均属不规则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月内有朔、望大潮和上、下弦小潮,约15天为一周期。在一年中,夏潮高于冬潮,最高、最低潮位分别出现在秋分和春分前后,且潮差最大,夏至、冬至潮差最小。径流量和风暴对潮位有很大影响,最高潮位一般出现于汛期,高、低潮年际变化不大。

本次规划对西北江三角洲主要潮位站的设计潮位进行了分析,计算资料系列为1952年(或建站时间)至1998年。东江三角洲设计潮位采用广东省水利厅1995年5月发布的《广东省最高潮位频率计算成果》。珠江三角洲主要潮位站设计潮位成果见表2-2。

表2-2 珠江三角洲主要潮位站设计潮位成果表

水 系 站 名 各级频率(%)设计值(m) 备注 0.5 舢舨洲 南 沙 万顷沙西 西北江 三角洲 横 门 灯笼山 黄 金 西炮台 黄冲(长乐) 东 江 三角洲 大 盛 泗盛围 2.87 2.83 2.78 2.77 2.62 2.48 2.60 2.91 2.48 2.44 1 2.72 2.69 2.65 2.63 2.48 2.36 2.48 2.75 2.41 2.37 2 2.58 2.56 2.52 2.49 2.34 2.23 2.37 2.58 2.34 2.30 5 2.38 2.38 2.34 2.30 2.14 2.06 2.22 2.35 2.23 2.19 10 2.22 2.23 2.20 2.15 1.99 1.92 2.09 2.17 2.14 2.11 珠江 基面 2.4 主要防洪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武宣、大湟江口、梧州、高要、石角和三水、马口分别是西、北江干流和三角洲的主要控制水文站。经复核,武宣、大湟江口、梧州、高要、石角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不大,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仍可继续使用。三水、马口站因下游主要河道河床边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同级流量水位下降的现象。考虑到三水站、马口站附近河段的西、北江堤防已按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确定的设计水位修建,本次规划对两站分别提出上、下两条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实际运用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取。两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上线均为原规划采用线,三水站的下线为1996年~1998年的综合水位流量关系线,马口站的下线为1996年~1998年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簇的下包线。 2.5 设计洪、潮水面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