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发展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华硕发展战略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人民币持续不断的升值,将提高中国厂商的海外销售成本,从而降低净利润收入。

5)经济环比下滑,计算机行业增速放缓。我国电子制造业和经济增速具有高度相关性,增速走势基本一致。

6)计算机投资维持高增长。计算机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加,有可能带来产能过剩的危险。 7)出口率降低。 4.1.3社会文化环境

1)由于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逐渐增大,特别是精神文化和生活娱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也就为电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中国具有世界最多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庞大的从事工程、教育、科研等职业的人员,这些群体是电脑的需求者,从而电脑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

3)中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PC行业不仅仅拥有现有的巨大市场,而且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中。 3.1.4技术环境

1)在操作系统上,微软的Windows依旧是业内巨头,尽管有例如Mac OS、Unix、Linux等系统,但windows依旧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产品。

2)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个人电脑市场,它占有75%多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有AMD、IBM、Cyrix、IDT、VIA等公司、其中AMD与IBM对Intel形成挑战。

3)不断的技术创新,高速的产品升级,使得PC的需求稳中有升,同时给我国PC行业的各个厂商很大的市场空间。

4.2 五力分析

4.2.1企业间竞争

电脑行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国内电脑行业的品牌机厂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联想、方正、清华同方为代表的国内品牌厂商,一类是以戴尔、IBM、惠普、康柏为代表的已实现本地化生产的国外品牌厂商。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共享性的增强,单纯依据技术构成很难区分品牌的差异,固有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电脑的市场格局。其中国内品牌在家用电脑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而国外品牌在商用电脑高端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各厂商为了保持或扩大份额,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4.2.2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

对于华硕来说,可以将它的潜在竞争者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可能会进入 电脑行业,即将成为其竞争者的其它公司;第二种是潜在的行业间的潜在竞争者。第一种类型,华硕的竞争者包括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正在经营零配件制造的企业;第二种类型的潜在竞争者主要是指不是电脑行业,是其它的行业的,比如家电,手机等行业,可以算作间接的竞争者。

4.2.3潜在替代产品的开发

我们知道,如今IT,电子行业发展可谓火箭冲天,速度惊人。因此,作为一个供应电子、电脑和通讯产品的大型企业,面对周围虎视眈眈的同行竞争者,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其中潜在替代产品的开发就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4.2.4供应商议价力量

华硕在成功树立品牌知名度后,公司逐渐向全方位发展,由最初的电脑零配件制造供应到现在推出一系列的华硕品牌电脑机型和笔记本电脑等等。在成为整体电脑生产者后,华硕需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供应商。因为它已经不只是单单生产主板或者显卡或者机箱等几个零件了,而是要将这些电脑配件经由自己的生产线组装起来,形成自己的品牌电脑,他们由部分走向了整体,这过程供应商极其重要。

4.2.5购买者议价力量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买方亦即顾客,买方的竞争力量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买方所需产品的数量、买方转而购买其他替代产品所需的成本、买方所各自追求的目标。由于同行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上笔记本电脑的品种及其先择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低,议价能力也就相对的高了。

5.战略分析

5.1公司长期的战略目标:坚持走多元化道路

华硕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就是“为顾客提供比苹果更好的产品”!华硕会变成下一个苹果吗?也许乔布斯会对这种话题嗤之以鼻,不过他们的台湾对手看起来则自信满满。

华硕电脑公司近15年的发展使华硕多元化的战略成绩斐然。在保持主板市场全球第一名的同时,华硕显卡的产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光存储产品产量也已迈入全球前五名。

据IDC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4.2台电脑中,就有一台采用华硕生产的主板。但华硕并不满足于此,施崇棠表示,华硕的业务领域目前已经从主板制造扩展到笔记本电脑、显卡、光存储、服务器、网络通讯等多个领域。

5.2华硕2008年战略实现:科技与自然同行

目标:实现科技与自然同行 战略方法:绿色科技+自律公约

5.3 SWOT分析

一、优势:(S)

1. 产品设计能力强:研发团队素质高、产品研发速度快。 2. 制造能力强。 3. 企业特别注重产品品质 二、劣势:(W)

1. 产业内部的代工及自有品牌并重,因此华硕必须要自行掌握出货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