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救生舱操作规程及故障处理期间 安全措施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移动救生舱操作规程及故障处理期间 安全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移动救生舱操作规程及故障处理期间安全

措施

一、 进舱前的准备

当遇灾变时,人员按逃生路线快速进行撤离,无法正常升井时,请按照平时演练的逃生路线,快速到达救生舱放置地点,进舱避险。

二、 避险人员入舱 1、 开启压风阀门

通过观察窗确认过渡舱中无人,将救生舱外的压风阀门打开 。使压风系统工作。如果在在没有压风可供使用的情况下,则必须舱内使用钢瓶压缩空气喷淋装置。

2、 打开救生舱防护密闭舱门

顺时针方向扳动手柄,打开救生舱防护密闭舱门。取出信号灯,点亮,挂在舱外信号灯专用位置,检查压风起幕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3、 进入过渡舱,关闭防护密闭舱门

进入过渡舱并关闭 防护密闭舱门,每次进入过渡舱的人员不超过4人。

4、 打开压缩空气钢瓶的阀门

开启压缩空气钢瓶的阀门。(在压风可供使用的情况下,不必开启压缩空气钢瓶的阀门。)

注意:在压风可供使用的情况下,过渡舱内的洗气系统将一直打开进行洗气,知道认为关闭为止。

A. 量。

B.

B.查看压力表读数(低压表压力在0.3~0.4MPa)。 5、 开启压气喷淋装置手柄进行洗气

在人员进入生存舱之前,开启洗气阀门,过渡舱运行洗气程序,喷淋时间2min/组。

6、 开启压缩氧气供氧系统

如果压风可供使用,流量指示器所示为进入舱体的气流流

将舱壁左侧所有氧气钢瓶全部完全打开,(钢瓶顶部有控制阀门,转动该阀门即可)查看压力表读数低压表压力(0.2~0.25MPa)。

注意:如果有压风可供使用,则无需开启钢瓶供氧系统。 7、 进入生存舱

当过渡舱洗气程序完成,人员即可进入生存舱。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打开过渡舱通往生存舱的舱门。

8、 进入生存舱后,关闭生存舱门

进入生存舱,顺时针方向转动 生存舱门手柄,关闭舱门。 注意:外部的其他人员按规定人数现在可以进入过渡舱。(当所有人员都进行完洗气程序后,关闭气幕,进入生存舱。)

9、 调节供氧量

氧气流量计安装在生存舱入口侧壁上。转动调节氧气流量按钮调至5升/分钟。(救生舱内人均氧气流量应为0.5升/分钟)。注意舱内氧气浓度变化。

注意:如果流量计浮标没有移动,立即检查并确认过渡舱中所有氧气钢瓶是否已打开。

10、阅读操作说明

请仔细阅读舱壁上的操作指示。通过阅读操作指示和本手册,操作救生舱空调。

11、空气净化剂的使用与启动空调空气净化剂

从座位下方取出2盒二氧化碳吸附剂和1盒一氧化碳吸附剂。 注意:请注意凹槽标识(一氧化碳吸附为黄色标识,二氧化碳吸附剂为蓝色标识),确认药品安放在正确的凹槽。

用剪刀剪开包装,将一氧化碳吸附剂安放在空调顶部制定的(黄色)凹槽中。

注意:当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可加入两盒。

用剪刀剪开包装,将2盒二氧化碳吸附剂安放在空调顶部制定的(兰色)凹槽中。

注意:当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0.9%,请更换二氧化碳吸附剂。

打开主控制阀——逆时针扭转90度。检查并确认液态二氧化碳气压。高压表读数应大于600psi(4MPa);低压表只显示系统排气压力;依次水平打开温度控制阀TCV 1-2-3-4。(注意:所有温度控制阀打开至5分钟)5分钟后 ,请关闭温度控制阀TCV2-3-4。温度控制阀TCV-1始终开启。如有必要,可通过 打开或关闭温度控制阀TCV 2-3-4来调节舱内温度。

注意:使用温度控制阀TCV 2-3-4会加速液态二氧化碳的消耗,从而缩短系统运行时间。温度和湿度调节可参照舱壁上的温、湿度表读数和舱内表格。

12、补充空气

注意观察生存舱内氧气浓度,如果氧气浓度超过23%时,以手动方式调节压缩空气供给量和氧气供给量,保持氧气浓度在:18.5%~23%之间。注意观察生存舱内氧气浓度,如果氧气浓度超过23%时,以手动方式调节压缩空气供给量和氧气供给量,保持氧气浓度在:18.5%~23%之间。

13、照明荧光棒的使用

弯折荧光棒,荧光棒中玻璃管破裂,将荧光棒插入生存舱壁上预留的插座上,也可手持使用(每次使用六支)。如果已使用的荧光棒照明 不足时 ,启用新的荧光棒接续使用。

14、环境检测与检测及本安电源供电 (1)生存舱及过渡舱环境检测及监测

1)生存舱及过渡舱公用2台 CD4便携式多参数测定器,对生存舱及过渡舱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参数进行简短检测。

2)用于生存舱内环境简短检测的便携式多参数检测仪,使用间隔不小于15分钟,每次不超过2分钟,过渡舱内的环境气体检测,在需要时进行间断性检测,使用间隔应不小于 1小时,每次不超过2分钟。

3)当使用中的多参数测定器电量过低,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将下一台多参数测定器投入使用。

4)生存舱内温度、湿度采用温湿度计进行显示,压差采用压差计进行显示。

(2)舱外环境检测及监测

1)舱外采用CD4便携式多参数测定仪器,在需要时对舱外环境中的氧气、一氧化碳、甲烷 参数进行间断性检测,使用间隔应不小于30分钟,每次不超过2分钟。

2)舱外温度采用双金属温度计进行连续监测。 (3)注意事项

CD4便携式多参数测定器的操作,用户必须有专人对CD4便携式多参数测定器进行定期维护。在存放过程中,必须每三个月定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放置电池电压过低和过放电,以及电池容量的衰减。当CD4便携式多参数测器电池 放电时间不能满足8小时使用时,应更换CD4便携式多参数测定器 。

15、通讯

生存舱内配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接口,可配接一部矿用电话机 ,并同时配有KT103型矿井救灾通讯装置备用。当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线路遭到破坏时,可使用KT103型矿井救灾通讯装置与外界联络,该通讯装置使用自备电池为电源。

16、压风系统工作

当发生火灾时,矿井压风仍可供给状态下,使用矿井压风提供使用呼吸用空气,此时可不启动压缩氧供氧系统。旋动压风管路上的减压阀旋钮将压力调整至0.2~0.25MPa,调整流量计流量至3米3/分钟(注:供风量不低于3米3/分钟*人),

17、供水系统工作

进入救生舱后,在需要时可通过打开舱内供水管路的阀门获得供水,并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供水管路获得液态营养物质。

18、坐便器

救生舱专门设置了ZDJ-30型脚踏自动打包式坐便器 ,该坐便器具有连续打包功能,备用积便袋2个,每个积便袋可打包30次。坐

便器在救生舱未启用时放在生存舱空调下,人员进入后需移放在过渡舱使用。

19、备品

救生舱中德备品按照产品标准进行配置:备品放在座位下和设备舱中,自救器,灭火器、工具箱放在过渡舱。食品案不少于5000KJ/人*天配备,选用90压缩干粮。在96小时的额定防护时间内,最多 每人每天可食用一包。饮用水按照每人每天 1.5L配备。

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