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革命圣地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

——营销0913 包屹 1号

一、调查地点:嘉兴南湖及其周边环境 二、调查方式:实地观察、查阅资料等 三、调查时间:2011.01.21--2011.02.17 四、调查内容:

(一)革命圣地南湖现状

目前,南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同时,南湖风景区也是浙江省党员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和诚信景区。

据悉相关负责人介绍到,10年平均每天来南湖的游客有上千人,甚至数千人,特别是七一前红色旅游的高峰日,日均游客超万人,今年尤为突出。10年七一南湖旅游呈现了“两多”现象:本地市民自发去的多了,外地游客留下来的也多;南湖革命纪念馆免费开放后,许多的当地市民都前来参观,特意来接受革命历史教育。

(二)政府对南湖的发展

嘉兴市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将南湖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进行重大改版,实施开设“南湖课堂”、扩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把桐乡茅盾纪念馆、海盐新四军澉北支队旧址红色旅游景点穿珠成链等大动作。同时率先连续举办三届声势浩大的“中国红色旅游交易会”,逐波把红色旅游活动引向一个新的层次,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眼球的聚焦点。 (三)群众的声音

南湖风景秀丽又是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最后的议程的地方,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嘉兴红色旅游的昂龙头,是嘉兴人民的骄傲。所以政府对南湖的改善往往受到全嘉兴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 1、对南湖发展的看法

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我也特别关注人民百姓的看法,上网查了相关统计资料,了解到大部分网民们对南湖水质、

环境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还是抱有相当的热情,都表示赞同与期待。但也有不少地域区的网民质疑。

2、对南湖旅游的看法

南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其湖心岛上主要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色可以说相当秀丽迷人。

但在我的调查中,有65%左右的游客认为,游南湖无趣。进入景区由景区会景园码头乘画舫,经水路抵达湖心岛,赏烟雨楼风景(全岛面积仅17亩,十几分钟就基本能逛遍)参观“一大”纪念船——红船;再乘画舫到“革命纪念馆”,重温党建历程。这一个流程下来花不上你多少时间。大多数人会就此离开,这样当然是显得无趣啦。其实南湖周边还有好多古迹也值得欣赏,揽秀园、壕股塔、梅湾老街、沈钧儒纪念馆等。 (四)偶发现的问题

1、政府对南湖实施的节点工程,百姓认知度不高,理解度不够,解释宣传工作不足。

2、南湖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但实景不多。 3、南湖主要景观: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揽秀园、壕股塔、梅湾老街、沈钧儒纪念馆等未能很好串联。

4、游南湖形式过于单调,未能很好表现嘉兴的地域特色。 ??

(五)建议与设想

1、加大改造改善旅游景点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嘉兴政府关于南湖的咨询服务网络,促进政府工作全透明化,与人民群众意愿协同发展。

2、改善南湖景区布局,扩充景区内布景,纳入周边古迹。比如可以先让游客观赏梅湾老街、壕股塔等具有嘉兴特色的古建筑,让其先了解嘉兴的风土人情,再来游玩革命南湖,回味我党的艰辛岁月。

3、嘉兴的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也就是说,由景观性向文化性倾斜。旅游形式也要更加具有创意,更加新颖。比如名人文化旅游,可以有多种体现形式。景区内不要只拘泥于单纯参观故居、纪念馆这种传统形式。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嘉兴地域特色的文艺表演等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活动。 4、景区内也不要只拘泥于纪念品的销售,可以适当引入嘉兴土特产,打造嘉兴特色的新南湖。

5、充分利用嘉兴丰富的自然、人文、民俗旅游资源,在加强历史古迹保护、民俗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开发和整合力度,培育“游嘉兴看南湖风光”的旅游精品。

6、协调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扩大嘉兴市整体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嘉兴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旅游业特别是南湖旅游打响品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