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可用)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可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无法施工。因此,原则上在不影响施工操作并保证捣固密实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较低的用水量。由于某种施工上的原因需要增加用水量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也要相应增加,以保持确定的水灰比不变。可见,用水量增加就会使水泥耗用量增加。所以,选择合理的用水量十分重要。选择时,根据表17查得所需的坍落度及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参考表1-12确定。

用水量 (公斤/立方米)参考表 表1-12

卵 石 所需坍落度(厘米) 10 0~1 2~4 5~8 180 190 200 20 170 180 190 40 40 170 180 80 80 160 170 10 10 210 220 20 20 195 205 40 40 180 190 80 80 170 180 最大粒径(毫米) 碎〓石 最大粒径(毫米) 注:使用细砂时每1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增加10公斤。

用水量确定后,水泥用量就可根据已确定的水灰比计算得:

用水量

水泥用量= 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小于300公斤。 (三) 确定砂率与砂石用量

砂率是指砂的重量占砂石总重的百分率:

砂重

砂率= 3100% 砂石总重 砂率的大小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很大。砂率过小,则不能把石料空隙充分填满,要用较多的水泥浆去填,使骨料表面的水泥浆减少,因而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但砂率太大时,由于骨料总表面的增大,也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因此,必然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砂率。一般是根据用砂来填充石子空隙,并稍有富余的原则来初步估计砂率。根据某些工程实践,可参考表1-13来确定砂率。

混 凝 土 砂 率 表1-13

砂 率 碎 砾 石 石% 水 灰 0.40 0.50 注:①表中数值为II区砂的选用砂率;

②采用I区砂时,应采用较大的砂率;采用III区砂时,应采用较小的砂率。石粉采用I区数值。

比 27~32 30~35 24~30 28~33 砾石最大粒径40mm 碎石最大粒径40mm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举例:

某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拟采用配制标号为350号的混凝土,施工时用振动器捣实,要求根据以下的原材料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原材料:水泥——425号矿渣水泥;

砂——粗砂;

石子——最大粒径为40毫米的碎石。

设计步骤: (1) 选择水灰比

根据下式计算,式中A、B值从表1-11查得A=0.44,B=0.364;RC

=425;R配=350;

W A2RC

C=R配+A2B2RC =0.443425

350+0.4430.3643425=0.45



(2) 确定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机械振捣修筑混凝土路面时要求坍落度为0~3厘米,再根据表1-12查得用水量为1

0公斤/立方米。

用水量 170

水泥用量=水灰比 0.45=378公斤/立方米

(3) 确定砂率与砂石用量 当混凝土标号为350号时,按表113可采用砂率35%,混凝土容重可取2400公斤/立方米。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石总重=混凝土容重-水重-水泥重

=2400-170-378=1852公斤/立方米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重=1 852335%=648公斤/立方米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石子重=1 852-648=1 204公斤/立方米 根据以上计算得1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组成材料配合比为: 425号水泥 378公斤 砂 648公斤 碎石 1 204公斤 水 170公斤 共计 2400公斤

若按材料用量的比例数来表示,即为:

水泥∶砂∶石子=378∶648∶1204=1∶1.71∶3.19 水灰比=0.45 通过以上的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没有完成。因为上面的计算是根据生产实践中所总结的一般理论以及所积累的一些经验数据而进行的。然而砂石等原材料的性质各地很不相同,因此必须检验所计算的配合比是否符合实际要求。检验的方法:按上述计算得的配合比试拌小量混凝土混合料,检验它是否满足强度与和易性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则需调整配合比。例如,坍落度太大,则应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量;若坍落度太大,则可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砂石用量。若混凝土强度太低,则可分析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减小水灰比,减少骨料用量,改善骨料级配,提高水泥标号或水泥用量等。

为了选择最经济的配合比,我们可以选取几个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拌。一般认为,其中强度与和易性达到要求,而水泥用量最少的配合比,即为最经济的配合比。

第四节 沥青路面结构

一、路面宽度

县公路及三级以上其它公路路面宽度平微区不小于7米,重丘区不小于6米,其它乡村公路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路面厚度不小于3厘米。

二、垫层

潮湿路段上必须设置垫层。垫层最小厚度15厘米,宽度应比基层每侧至少宽出25厘米,或与路基同宽。

图1-9 沥青路面结构示意图 (中湿、潮湿路段设垫层)

单位:厘米

三、基层

交通量大的公路,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砾石);中等和轻交通的公路,除上述类型外,也可采用碎石灰土。基层最小厚度为20厘米。基层的宽度应比沥青路面每侧至少宽出25厘米,或与路基同宽。

四、路拱坡度、路基镶边、路肩硬化 同水泥混凝土路面。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混凝土面层小型机具施工包含下述主要工序:(1)测量放样;(2)基层检查整修;(3)安装模板;(4)安装嵌缝板、传力杆;(5)拌和混凝土;(6)运输混凝土;(7)摊铺混凝土;(8)振捣混凝土;(9)抹平表面;(10)接缝施工;(11)洒水养护;(12)拆模;(13)填接缝料。如果切缝机切缝确有困难的话,在安装模板之后应安装压缝板。

此外,混凝土路面施工还有轨道式摊铺机摊铺、滑模式摊铺机摊铺等先进的施工方法。这一章主要讲述混凝土面层小型机具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前的准备

一、施工现场布置

(一)现场拌和方式有集中拌和与分段拌和两种。有条件尽量采用集中拌和,优点是管理方便,质量容易控制,劳动组织固定,施工机械比较固定。当工地缺少场地和运输车辆,或施工路段较长时,则采用分段拌和,材料可沿路堆放,拌和机可随工程的进展用汽车牵引移动,拌好的混凝土可直接倒在已筑好的基层上,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工效。

(二)材料估算及堆料方法。施工前将所需各种材料进行估算,订出分期要料计划。整批水泥应贮藏在附近仓库里,每天需用的可临时放在拌和机旁,离地面堆放,并要准备油布遮盖,以防突然下雨淋湿。

(三)工具准备。除备齐一般工具外,对专用特制工具也要备齐,如模板、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木抹板、粉面整平用的铁抹板,以及磅秤、捣钎、喷水壶、拉毛路面用的压纹滚杠或钢丝弯曲耙以及其它安全设施等。

二、测量放样

(一)根据简单的设计图放出路中心线及路边线,在路中心线上除一般20米设一中心桩外,还应设置各伸缩缝、曲线起迄点和纵坡变坡点等中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

(二)放样时应注意曲线上外侧和内侧纵向混凝土板分块距离的伸长和缩短,要使横向分 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

(三)测量放样必须经常复核,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 三、混合料配合比检验与调整

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检验其设计配合比是否合适。如不适合时,应及时调整。

1. 和易性(流动性)的检验与调整。按设计配合比取样试拌,测定其和易性(坍落度),必要时还应通过试铺实地检验。如和易性偏小,可酌量增加水或减少砂的用量;如偏大,可酌量减少水或增加砂的用量。调整配合比后应重新试验观察,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 强度的检验。按和易性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制成混凝土抗弯拉及抗压试块,每组各3块,分别经过7天、28天龄期试压。强度较低时,可采用提高水泥标号、降低水灰比或改善集料级配等措施。

水灰比是指石子和砂干燥脱水情况下的重量比,但施工现场石子和砂的含水量因天气而经常变化,所以应逐班测定砂和石子的含水量,并及时调整实际用水量。

四、安装模板

摊铺混凝土之前,应先将路面边部模板安装好。当采用半幅路面施工时,还应将纵缝处模板安装好。如为企口式纵缝,则模板也应做成相应的企口形状。边模的高度应与路面的厚度相同。边模一般用硬木或槽钢做成,一般长度为3~5米。人工摊铺时,一般可用5~ 8厘米厚的木模板,但在弯道上和交叉口边缘处,可用1.5~3.0厘米厚的模板,以便 形成弧形。

在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先把模板安放在基层上,再用水准仪检查其高程,然后沿模板内外两侧将铁钎打入基层,铁钎的间距以能保证模板在摊铺振捣混凝土时不致变形为度。

一般铁钎间距内侧为1.0~1.5米,外侧为0.5~1.0米。对于弯道及交叉口边 缘处所设置的薄模板,铁钎应适当加密,以免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摊铺混凝土后,即将 内侧铁钎拔出。外侧铁钎的顶端应稍低于模板顶高,以便利混凝土振捣器和夯板的操作。为 便于装拆并增加模板的稳定性,可采用在模板外侧铺设横卧木板并每隔50厘米以横卧木作支

点加设支撑的模板。

模板底面与基层间如有空隙,则应用石子或木片垫衬,以免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下沉。对于垫 衬后剩余的空隙,可用砂浆填满补实,以免漏浆而使混凝土板侧面形成蜂窝。模板装好后, 应先用水平仪检查其高程是否正确,然后在其内侧涂刷肥皂水、废机油或其它润滑剂,以便 利拆模。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