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原文及翻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文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楱莽群泉矾石交鸣,游者惊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译文】

桐城的西北面,连绵的群山将近几百里,到桐城县城所在之地就逐渐平缓。那快要平缓之处,两个山崖忽然合拢,好象矗立的屏障,曲折的城墙,高峻横隔,不能通行。龙溪水曲折流淌,从山崖流出。

这一年的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龙溪的西边进去。连绵不断的阴雨才停下来,溪水的声音很大,十多里,道旁有很多奇石、惠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时时有子规的鸣叫声。龙溪上有一个深潭, 大石出于深潭之中,就像马洗完澡从深潭中起来,振鬃回首招呼同伴。扶着石头向上攀登,向下一看,白云浮动像水波荡漾,有鸟儿飞过,鸟的影子落进水里。又向西顺着山崖大约二里,连着的石头就像古老的双层楼房,就像鸟儿展翅高居在龙溪的右边,有人说这是北宋画家李公麟居住的地方”垂云沜”。又有人说是后人寻找李公麟居住的地方没找到,而用”垂云沜”命名的。石缝里生长着大树,树荫能遮蔽几十人。树前有平地,可铺上席子坐着。南面有一泉水,明朝何文端在山崖石壁上刻字:”媚笔之泉”。泉水漫在石上,形成圆形池塘,池塘水满就落进龙溪里。

有个叫左学冲的老人,在池塘旁边平整土地盖房,房子还没有盖好,就邀请九个客人在这儿饮酒。傍晚时分,天气半阴半晴,突然刮起山风,肃杀悲凉,振荡岩壁,滚滚丛莽、众多泉水、矾石交鸣。游人害怕,就起身回家。

这天,伯父姜坞先生姚范和大家一同前往,姚鼐跟着伯父去,伯父姚范叫姚鼐记下这次游媚笔泉的事。

42、可楼记

水居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穆然之思焉,于水悠然之旨焉,可被风之爽,可负日之暄,可宾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所不可;无所可焉,斯无所足矣,斯无所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犹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其赘矣。

【译文】

有间水上的居室,室内偏左往上搭间小楼。楼大丈见方,四面开窗。南边湖山,北面农田茅舍,平原延展东,九龙山耸立西。小楼筑成,高子登临纵目四望,说道:”可以了!山使感

到和顺舒畅,水使觉得悠远闲静,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冬日的温暖,可以迎接皓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多好呀!多快乐呀!可以终老此地了!”于起名叫”可楼”,意思就是心满意足以为可以了。

从前年轻时,志向很大,想要游遍天下名山,寻找个象桃花源那样美好的处所,寄居下来。北方去了燕赵,南方到过闽粤,中原跨越齐鲁殷周的故地,观览所及的,没有可以满之意的,何以现在对这间小楼却以为可以了呢?咦,这倒是的疑惑了。

大凡的大患,产生于不满足。的意向中的有所不满足,产生于的意向中的有所不可以;无所不可以,这就无所不满足,这就无所不快乐了。现的人极力谋求山珍海味,顶多享受饱罢了;极力建筑高楼厦,顶多享受起居活动的几席之地罢了;极力营造亭台花园,顶多年中去游赏两次罢,这些都有何用呢!况且天下的好山好水很多,不能每天去游玩,只要可以寄托的志趣就行了。天下的山与水都是一样的,有了这座小楼,也可以了。当然,有所可以也就会产生有所不可以,犹如事物都有正有反对待的一样。将由此忘掉可以,也忘掉不可以,这样说来这座可楼也多余的了。

43、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豪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朓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怿。南朝谢庄所作,与宋玉《风赋》、谢惠连《雪赋》并称。 【译文】

44、峨眉山行记

复诣岩殿致祷,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俄氛雾四起,混然一色,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点有余飞,俯视岩腹,有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旁人。僧云:”摄身光也。”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复出大圆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彩,峰峦草木皆鲜妍绚傅,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清现”。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绵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则谓之”清现”,极难得。食顷,光渐移过山而

西。左顾雷洞祠,复出光,如前而差小。须臾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间转徙,得与岩正相直,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而两旁各有紫云捧之。凡自午至未云物净,谓之”收岩”。独金桥现至酉后始没。 【译文】

我又回到光明岩祈祷,只一会儿便云雾四起,天地混然一白。和尚说:”这就叫银色世界。”过一阵子,大雨倾注,雾气暂消。和尚又说:”这是洗岩雨。”这意味著佛光将大现。但见那兜罗绵云又布满岩下,氤氲而上,将到岩数丈的地方就停止了。云头如玉般平整,天上还零星飘著雨点。俯看岩下有大圆光,横卧在平整的云朶上。圆光有三重晕,每重有白、黄、红、紫的不同颜色。光的正中,空明而深透,观看的人各自见到自己的影子,就显现在那空明之中,就像对著镜子,清清楚楚,一举手一投足,影子都随著你自己,而看不到他人的影子。和尚说:”这叫摄身光。”这光既隐没之後,前山风起云驰之间,又出来个大圆光,横互在众峰之上,映得诸峰各呈异色,并互相辉映,合成美丽的异彩。峰峦上的草木都鲜妍绚丽,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这大圆光还独自明亮。大家将这叫做”清现”。凡是佛光要出现,必定先有云雾密布——就是那所谓的”兜罗绵世界”——佛光依托在云层上出现。而这种不依托云出现的佛光就叫”清现”,是最难得看到的。过了约一顿饭的功夫,佛光渐栘过山向西飘忽而去。向左看,雷洞祠山那边又出了一圈佛光,比前一个要小些。一会儿,也飞过山外。到了平野间,又转了方向,恰好正对著光明岩,其色与形状都改变了,变成金桥,大体上就像那江南的拱桥,而两桥各自有紫色云衬著。直到午後近一点钟左右,云雾才消散,这叫”收岩”。只有那金桥,一直显现到午後五、六时才消失。 45、入蜀记一则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飓飘,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厅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卷六)

【译文】

(十月)二十一日,(船过归州)在船中望石门关,才能通过一个人,真是天下最险的地方。晚上,船停泊在巴东县,大江和山川都很雄伟壮丽,远远超过了秭归。街市上很萧条冷落,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没有一片瓦。代理县尉的是秭归的县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薄是右迪功郎杜德先来,都是四川人。拜见寇莱公词堂,登上秋风亭,下面挨着长江。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然而南山峰峦很多,秀丽可爱。白云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一层一层显现出来,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长起来的。亭栏外面有两个瀑布直流进山涧中,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冷气侵入骨间。它的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我从江浙进入湖北,行程五千余里,经过了十五州,最美的风景没有超过白云亭的,只在县尉办公之地的后方。巴东知县一点事也没有,作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二三年,没有谁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

46、游三游洞记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涔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徙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译文】

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的走陆路二十里,在江的北岸,就是下牢关了。路很窄,走不了,便下了车,上了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听见两崖之间有水声,于是又下船从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上去直至山顶。又从上面下去,下面的土地渐渐平了,有一块大石头当路挡住,便弯着腰从石头下面过去。一出去便见非常开阔平坦的一个大石洞。高六十多尺、有约十二丈宽。洞口有二根石柱,把门分为了三部分,就像三开门的房子一样。中间的室像客厅,右边的室像厨房,左边的室像别馆。洞中间有一石钟乳下垂,敲它会发出像钟声一样清脆的声音。左室外有一块小石突出形状规则,敲它声音像磬声。这地方还有些石头杂着土,撞它就发出”逢逢”的鼓音。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二三个一同前来的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潺潺,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深溪两岸,是高达千寻的山壁,下面还有小路,山中樵夫的歌声缕缕不绝。 以前唐时白乐天(居易)从江州司马迁官为忠州剌史,而他的好友元微之(稹)恰好从通州回北方,乐天携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会,喝酒十分高兴,都不忍离别,所以一起来此洞游玩。三游洞因此得名。后来,宋朝时欧阳永叔(修)及黄鲁直(庭坚)两个人都先后被贬到夷陵,相继来此洞游,有的还写了诗文来纪这件事。此时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谁斥责我\\赶走我的吗?谁把我贬到这里的吗?和我一起来游玩的,有本地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我不是陈公,即使想来这里,也没有上面说的那些原因。而陈公因为公务这次没有一起来,但是就算他来了,到底是有幸运还是有不幸呢?

像乐天、微之这样的人就是世俗所说的伟人,名重一时,所以凡是他们到过的地方,都传到后世。这个地方也就有了名。像我这样的即使走遍幽奇的山水,险峻的地方,和虫儿鸟儿到这个地方来又有什么不同呢?话是这样说,但山川之美,如果是在大的城市\\交通方便,则那些喜好游玩的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来游玩。而放在荒凉偏僻的地方,则美好的风景并没有显现,人们也不能亲自前来领略它的美好。唉,这哪里是一个人的不幸呢? 47、狗猛酒酸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