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九章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

学习指导:

1.了解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

2.明确少先队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和教育任务; 3.把握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基本任务;

4.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原则、内容和类型;

5.使学生初步具有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和制定中队工作计划,进行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和开展中队教育活动的能力。

6.掌握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任务; 7.了解少先队的历史及组织机构;

8.探究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形式及新时期少先队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第一节 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概述

班队工作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班队工作来落实下去的,它是对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重要的组织形式。做好班队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影响着国家培养人的教育目标能否完成。因此,我们要了解班队工作的基本原理,掌握班队工作的基本方法,科学有效地领导好班队工作,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 (一)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学校关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都是通过班级来开展进行的。并通过各科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将其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使学生受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身心教育影响,使他们发生预期的变化。因而,班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因此,做好班级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少年儿童教育体系中,少先队组织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教育作用。在少先队的一整套特殊组织形式中,充满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和共产主义教育意义。如星星火炬的队旗,表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先队员要从小热爱党、跟党走,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由烈士的鲜血染成等等。少先队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生动、具体地引导和帮助少先队员学习共产主义理想。将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播洒在每名少先队员的心中。因此,少先队的工作关系到共产主义理想在我们的少年儿童中的传播和发展,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

因此,班队工作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班队工作的理念

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做好班队工作,必须确立以下理念: 1.承认学生主体性观点

学生主体观就是要承认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上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承认每名学生都

有个性发展和本身潜能发挥的自由。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每名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权利。鼓励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探索、独立进行学习与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各种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利,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从主体观角度看,班队工作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们才是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和教育。教师不能主导学生的思想,代替其思考,而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引导他们自己处理活动中的矛盾,并在其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沟通,解决问题等。如制定班队目标、游戏规则、活动方案等。在活动中教育自己、锻炼自己,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班队工作者还应合乎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在开展班级活动与少先队活动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学做活动的小主人。

2.提高认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

提高认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就是要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队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知行统一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讲清道理,明确是非观念和荣辱观念,杜绝道德知识的灌输教育。

班队工作者还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督促学生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反复训练,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一些的道德行为训练。杜绝道德行为的机械训练。道德教育即不是单纯的说教,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知行统一,找到知行最佳的结合点。使提高认识与行为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并重、言行合一、知行统一。

班队工作者自身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小学生最相信教师的话,也最善于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

3.认识到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世界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样人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要认识到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无论是知识、身体和心理,都是持续不断连续发展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发展的过程,不能仅重视结果。同时,对学生的教育还要为他们今后的发展考虑,使之有发展的空间。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对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应积极引导,向儿童发展的方向前进;小学生是能够不断发展的,不能以一时一事定终身,要看到发展的未来;要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不揠苗助长,也不超前发展;要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要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发掘潜能潜力,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发展,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

4.树立全局、全面观点

全局、全面观是指班队工作要从社会的要求、学校工作的全局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局、全面观要求班队工作者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更不能忽视中等生。要使每一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关怀和帮助,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不仅要关心全体学生,同时更要关心个别学生,不仅要从社会和学校全局、全面需要出发,也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体需要。不仅要看到学生现在的发展,也要着眼于

学生未来的发展。

全局、全面观要求班队工作者创造各种条件来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是发展的方向,智是知识积累,体是生理基础,美是生活情趣,劳是生计必需。因此,我们说,德、智、体、美、劳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偏重、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给全面发展教育带来严重的不利的影响。全面发展绝不是用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要求和培养全体学生,而是为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让学生自由、自主、愉悦地发展。

二、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 (一)班队与班队管理者 1.班级、少先队

班级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组织起来的固定人数学生的正式群体。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层组织。

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具有行政性、统一性、独立性、组织性。行政性是指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及管理的最基层行政组织,班级的组成是按照一定编班原则和规定划分的,班级成员与班级同时存在,班级不变,则班级成员也基本不变。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成员构成具有偶然性、随机性;统一性是指无论平行班级间还是成员间都存在各种差异,但总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及要求是统一的。班级成员年龄大体相同、文化程度和身心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处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和学校的要求是一致的,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学习;独立性是指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和学生的基层组织,绝大多数的教育活动是独立开展的,班级有独立开展各种活动的权利;组织性是指班级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领导核心。班级有凝聚力、有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培养班集体的基础条件。班级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成长的基地,更是学生心理上的“家”。

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少先队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少先队是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因此,少先队辅导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自主教育活动,焕发出少先队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要以自己的出色工作体现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小学班级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也是少先队的基础组织。 2.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

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是学校中的一种特殊管理角色,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这种角色除具有一般教师的职能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

在小学,班极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在校长、教务主任的领导下,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和协调班级内外教育力量,对班级进行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的

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少先队辅导员是由共青团选派优秀团员或由学校聘请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热爱少年儿童的优秀教师或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担任。包括校内大、中、小队辅导员及校外辅导员。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在小学就是班主任,对少先队中队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小学班主任有着双重管理者角色:既是班主任,又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构成两种不同的角色关系,即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因此,中队辅导员应交替担任好这两种角色,既当好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好队员的益友。

(二)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

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的或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在小学的班级里存在两个平行的组织——班级行政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因为班级组织和少先队组织是同样的成员组成的,所以小学班级实际上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或者说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同一群人两个组织,但两个组织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1.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区别

(1)具体工作目标不同:班队工作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教育工作目标有所不同。班级作为一个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是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为把小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服务;它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儿童能力和身心的和谐统一发展;少先队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思想的学校,侧重于品德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集体主义人生观的教育。从少先队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践出发,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儿童,体现社会主义方向,使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有着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工作内容、重点不同:班级和少先队虽同属一个社会群体,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两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是有差异的。班级工作是以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重点是学习和行为养成教育;而少先队工作则主要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学习先烈精神、热爱少先队自己的组织,重点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学习做自己的主人。

(3)工作方法不同:班级教育工作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教育方法;而少先队工作则是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主性自我教育的方法,自主性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线,少先队在活动中让少先队员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发挥主动性,充分尊重队员在活动中的地位,让少年儿童做自己的主人,使队员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4)工作方式不同:班级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会、早检、和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为主要的教育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而少先队则是通过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的各种实践的活动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锻炼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求真知、长才干。

(5)领导和制度体系不同。

从正式组织的制度体系上来说,制约少先队组织的最根本、最有力的章程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而制约班级组织的最基本、最有力的规范便是《小学生守则》以及各班级具体制定的班规班约。

2.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联系

(1)教育目的、任务一致:班级与少先队工作的教育目的、任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