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四观”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四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机,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最终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七 )缺乏自觉意识和理论支持是“假性”反思的根源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职称评审的要求之一。然而现阶段在教学反思的撰写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教师认识上偏差,以自己教学任务重为借口,认为撰写教学反思是学校的要求,加重了自己的教学负担,于是许多为了应付检查有突击赶写的、有抄袭的、有简单重复的。二是由于专业素养肤浅,无从下笔。一些教师平时疏于学习,知识储备不够,缺乏理论支持,自然不知反思从何而起。

三、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改变以上现状,确保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提升教学效果,必须牢固树立“四观”,即正确的学生观、语用观、目标观和内容观。 (一)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非常重要的。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

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句话,语文教学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才是发展的主体,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应该只成为学生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成为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既要小心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这样,才会有师生交往的愉快、健康,才会有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教育所本应拥有的那份快乐。

2、尊重学生的个性。一个班级就像一棵大树,每一片叶子犹如每一个学生,他们都需要阳光雨露,所以,教师要正视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不要把差异简单地认为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要有“绿叶红花皆春色”的育人思想。只有在孩子的个性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能最大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3、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中不断提高、进步的,教育也是如此。作为教师,切忌用静止的眼光评价学生,好学生固然会继续进步,但后进生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仅要承认后进生的进步,而且还要理解学生在进步中出现的反复。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教育的本质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二)语用观

我们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1932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首次明

确提出指导儿童“练习运用国语,养成其正确的听力和发表力”“学习平易的语体文,并欣赏儿童文学,以培养其阅读的能力和兴趣”“练习作文,以养成其发表情意的能力”等语用目标,在此后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等纲领性文件中,虽然语用目标在文字表述上略有不同,但绝大多数将语用观作为其核心理念。语用观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和习作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这在一定意义上诠释了语用观的内涵。

语用观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的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简单地说,“运用”是要达到的目标,“学习”是训练的过程。探讨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区分语文课堂的运用与生活中、工作中的运用。学校开设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便在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运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文教学要体现出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语用观就是倡导实实在在地教语文,扎扎实实地学语文、用语文的教学新秩序,以清清楚楚地的把握语文教育的正确方向,明明白白地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轨道。 (三)目标观

思考语文教学目标,可着重三个方面:一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目标,二是情感目标,三是习惯目标。这三个目标是牢不可破的。一般来说,语言文字目标和情感目标是显性的,前者以“语用观”作为指

导思想,后者要让语文课成为有激情的课,有意思的课;当前语文教学要慎防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忽略了情感的陶冶。习惯目标有着隐性的特点,往往渗透在达成语言文字目标和情感目标中,习惯的养成需要较长的过程,一篇课文的教学不一定列出这一目标。

树立目标观要遵循目标适度、具体、有梯度的原则。适度,要符合语文课程规定的年段目标要求和教科书的编排意图,适合本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具体,即目标指向明确,可操作,可检测,要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有梯度,要使目标能够体现出发展的倾向,体现出循序提高、螺旋上升的过程。现在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是,教师对目标的把握往往停留在知道目标是什么,清楚为什么的可能不多,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四)内容观

要明确语文教学“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基于教科书的层面探讨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对“教什么”起着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大家对“怎么教”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对于“教什么”关注得不够,研究得不多,理解上也存在一些偏差。

树立内容观首先要认识到语文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内容,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是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对教科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既包括对现有教科书内容的直接选用,也包括对教科书内容进

行处理、加工和改造。选择教学内容涉及诸多因素,例如学生的因素,如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生活经验与家庭背景;教师的因素,如教学水平、教学风格、成长经历与个性,还有语文课程资源和环境因素,等等。

最后,引用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语文课要做语文的事,小学老师要做小学的事,这节课要做这节课的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