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四观”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四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成因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层原因的。

(一)有适合教师“抄”教案存在的土壤。

1、为应付检查而“抄”。 为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监督与考评,许多学校都有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教案)的硬性规定,少则期中期末检查一次,多则每月每周检查一次。检查的结果记入教师档案,有的还直接和教师的奖金、评优、晋级等利益挂钩。由于存在着学科与个人备课方法上的差异,在“教案”设计是否科学实用等“价值”的问题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客观上给评判带来了难度。为了方便检查,校方只好把教师的备课笔记中容易操作的如内容是否详细、过程是否齐全、书写是否工整等“外观”情况,作为检查的标准来评判优劣。至于“教案”是教师自己根据教学实际动脑筋写的还是花时间抄来的,却不去理论和追究。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流程?于是,抄现成教案便成了一些教师简便易行的“备课”。可笑的是,这种“备课”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很难说有多少人真正用于课堂教学上。

2、为评职称而“抄”。目前教师申报职称评定,都需要提供上一学年的备课笔记。可对备课笔记的质量要求和“来源”却没有具体规定(也无法作具体规定)。为此,不少教师便一字不漏的抄起现成教案。评委在看材料时,只能从教案的“量”与外观上判定“优劣”

与“有无”,却难以得出“真假”。即使是临时抄的,一眼就看得出,也很少“判”为不合格。许多教师就这样顺利过关。

3、为资料存档而“抄”。软件资料是学校档案建设所不可少的,而上级经常性的检查,办学条件评估,都需要查看学校的软件资料,所以,许多学校在学期末将教师的备课笔记收集存档。为了完成任务,一些教师便抄起现成教案来搪塞。

对教师而言,“抄”教案总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种难登“大雅之堂”之举,本为大家所不齿。然而,当这种行为悄悄出现在少数人手下,又不能及时被阻止时,按照“破窗理论”解释,就会被众多人效仿并流传。因为单纯的“抄”远比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教案,无论从投入的精力还是时间,都要少得多,这恰恰迎合着一些人的惰性和“急功近利”的心理。“抄”的土壤根植着“抄”的种芽,而考评方式与检查方法上的欠缺与弊端又如增加了“催生剂”,催得“抄的苗头”像野草一样疯长,于是,发展成“你抄我抄大家抄”的局面,也就“见怪不怪”了。可见,要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出现的“抄”的现状,首先必须打破“形式主义”,注重实际,讲究实用和效益,彻底铲除“抄”的土壤,同时制订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考评方式与检查方法来。

(二)过多追求直观性,增加课堂气氛。

课堂上有的老师热衷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直观的感受到课文中内容。因此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就是用多媒体来展示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有的课成了一张张幻灯片的播放与讲解的“广告课堂”;有的课堂俨然成了“网吧”。学生各自为阵,乐与机器对话,疏与同伴交流、

教师互动;有些明明是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验完成的,结果却被课件的模拟演示所代替;或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要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统一的认知与体验上去。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确实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信息工具,但在本质上它只是一种辅助的认知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我所用,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人教社中小学语文教材总编辑、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不应该用课件”。

(三)过多的注重活动形式,缺乏理性的、科学的分析 在一些听课观摩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忙于热热闹闹、旁若无人地讨论,教师忙于一个一个活动的组织、展开,忙于在各小组间转悠。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肯定的。但教学中教师分组是盲目的,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给学生分组。有的学生可能在小组中发表不了自己的观点,使当前的活动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唯活动是瞻”、“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教师的教学思想偏离了语文学科教育特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心中装着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否则教学是失败的。要求认识和书写的生字、词语未指导学生认读、辨识、强化记忆和练习书写,对学生语言思维的训练都有重要的意义。可由于教学思想上产生了偏离,使得教学内容虚了。

(五)教师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

课堂教学多以讲授方式进行,课堂上只见“知识”不见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讲的是预先准备好的台词,教师作为知识的复制者、灌输者,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用一种浅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无法深入文本体会蕴意,感受语言的魅力,也就没有了语文味,也就不能感受真正的人文,更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教学成果上就出现了偏差。

(六)注重多给学生鼓励,杜绝批评。

新课程理念呼唤激励性评价语言,然而,很多老师对“激励性”的“正面引导”理解很模糊,以至于滥用表扬,过度褒奖,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膨胀,严重时会使学生心态浮燥,以至容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教师的评价,游离在“好,很好,真棒”等之类简单、重复、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听后往往没有什么心灵的触动,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但过分依赖于外在的权威评价,靠频繁的强化来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内在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