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放射防护卫生监督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职业病防治、放射防护卫生监督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 D.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 乙级 ) 163. 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的 , 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的专业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

总数的〈〉。

A.20% B.30% C.40% D.50%

164. 申请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的 , 技术负责人必须从事相关专 业工作〈〉。

A.2 年以上 B.3 年以上 C.5 年以上 D.10 年以上

165. 申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资质的,卫生检验方面技术负责人应当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必须〈〉。

A.2 年以上 B.3 年以上 C.5 年以上 D.10 年以上

166. 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时 , 外聘〈含返聘〉技术人员不得 超过从事评价工作总人数的〈〉。

A.5% B.10% C.20% D.30% 167. 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时 , 下列哪些人员不得外聘〈〉。

A. 技术负责人 B. 卫生检验人员 C. 评价人员 D. 卫生工程人员 168. 现场考核专家评估时 , 下列哪种情况应作出 \建议整改后通过 \( 〉。

A. 关键项目完全符合 , 一般项目也完全符合

B. 关键项目完全符合 , 一般项目没有不符合项且基本符合 4 项的 C. 关键项目完全符合 , 一般项目不符合 4 项 D. 关键项目完全符合 , 一般项目中不符合 2 项 169. 《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

A. 二年 B. 三年 C. 四年 D. 五年 170. 申请续展的期限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 前的〈〉。

A.2 个月 B.3 个月 C.6 个月 D.2 周

171. 卫生行政部门对评审资料和受理单位审核意见进行资质审定的 期限一般是〈〉。

A.5 日内 B.10 日内 C.20 日内 D.30 日内

172. 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的 , 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的专业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

总数的〈〉。

A.20% B.30% C.40% D.50%

173. 申请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的 , 技术负责人必须从事相关专 业工作〈〉。

A.2 年以上 B.3 年以上 C.5 年以上 D.10 年以上 174. 申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的 , 技术负责人应当从 事相关专业工作〈〉。

A.2 年以上 B.3 年以上 C.5 年以上 D.10 年以上

175. 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甲级资质的 , 应当具有完成〈〉份 以上不同行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

价或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A.2 B.10 C.5 D.3 176.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

A. 二年 B. 三年 C. 四年 D. 五年

177.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管理中 , 受理单位应当在接到职业卫 生服务机构整改报告之日起〈〉内完

成资料符合和现场复核。

A.2 个月 B.3 个月 C.10 个工作日 D.20 日

178. 申请单位应当在接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单位整 改通知书》之日起〈〉内 , 按照整改

意见进行整改。

A.5 日 B.20 日 C.3 个月 D.1 个月 179.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生下列情况时不需要办理变更手续

A. 分立 B. 合并 C. 法人代表变更 D. 证书遗失 180. 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合格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的期限是〈〉。 A.30 日内 B.2 个月内 C.60 日内 D.3 个月内 181. 不属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是〈

13

A. 工程分析 B.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评价 C. 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评价 D. 类比调查

182. 无资质而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 , 以下行政处罚哪一个 是错误的〈〉。

A. 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B. 没收违法所得 , 违法所得 5000 元以上的 , 并处违法所得 2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 C.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5000 元的 , 并处 5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D. 情节严重的 , 由原审定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

18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擅自停业、歇业的 , 卫生行政部门可( 〉。

A. 责令限期改正 C. 给予警告 , 没收违法所得 D. 注销资质证书 B.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5000 元的 , 并处 5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184. 电离辐射是指〈〉。

A. 射线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放出的射线 B. 可导致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带电或非带电粒子射线 C.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带电粒子辐射 D.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非带电粒子辐射 185. 放射卫生学的定义是〈〉。

A. 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 , 保护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防护方法的应用学科 B. 研究电离辐射对生命机体的作用以及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边缘学科 C. 研究放射性核素对生物体内作用规律及防治措施的一门科学

D. 研究电离辐射照射造成机体损伤的发生规律和机理 , 为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损伤防治和放射防护标准提供基础性理论的 综合性学科 186. 放射性衰变是指〈〉。

A. 被加速的带电粒子作用于靶物质产生电离辐射的现象 B. 一些稳定的核素受到中子的照射后变成放射性核素的过程 C. 原子自发地发生核的结构转变或内部能量变化并放出射线的现象 D.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为同一量级的原子核的现 象

187. 张某是某医院的职工 , 他在医院因更换钻 -60 治疗机的放射源 而受到照射 , 这种照射称为〈〉。

A. 公众照射 B. 职业照射 C. 医疗照射 D. 潜在照射 188. 李某因患癌症接受钻 -60 的治疗性照射 , 这种照射称为 (

A. 公众照射 B. 职业照射 C. 医疗照射 D. 潜在照射 189. 组成α粒子的是〈〉。

A.1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 B.1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 C.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 D.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 190.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后 , 原子序数的变化为〈

A.O B.1 C.2 D.3 191. 关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的指数规律 , 正确的表达式是〈

A.N=NOe-λ/t B.N=NOe-λ/t C.N=NOeλ /t D.N=NOe-t/λ

192.y 、X 射线〈光子〉照射物质时 , 入射光子作用于原子的内壳 层电子〈束缚电子〉 , 把全部能量交

给该电子, 使其克服结合能而离开原子 , 而光子自身消失。这一过程被称为〈〉。 A. 光电效应 B. 康普顿效应 C. 电子对生成 D. 非弹性散射

193. 高速运动的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场中掠过时 , 由于电子和原子核 的库仑场间的相互作用 , 电子突然

减速 , 同时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磁辐射 ,以 X 射线的形式放出 , 这一过程称为〈〉。 A. 电离 B. 激发 C. 轫致辐射 D. 弹性散射

194. 当量剂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专用名称是希沃特 , 原来的专用单位名称是雷姆 ,1 希沃特等于〈〉。 A.1 雷姆 B.10 雷姆 C.100 雷姆 D.1000 雷姆 195. 放射性活度 10Bq 表示〈

A. 每秒 1 次核衰变 B. 每秒 10 次核衰变 C. 每秒 100 次核衰变 D. 每秒 3.7 × 10 次核衰变

14

10

196. 照射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为库仑每千克〈 C.kg -1 , 原来的专 用单位名称是伦琴〈R〉,1 伦琴等于〈〉。 A.2.58 × 10 库仑每千克 B.2.58 × 10库仑每千克. C.2.58 × 10库仑每千克 D.2.58 ×10库仑每千克 197.y 射线的辐射权重因子是〈

A.1 B.5 C.10 D.15 198.?射线的辐射权重因子是〈

A.1 B.5 C.10 D.15 199. α粒子的辐射权重因子是〈

A.5 B.10 C.15 D.20

200. 下列辐射量中 , 反映不同种类射线引起不同生物效应的是 ().

A. 吸收剂量 B. 照射量 C. 当量剂量 D. 有效剂量

201. 下列辐射量中 , 既能反映不同种类射线引起不同生物效应 , 又考虑了不同器官或组织对发生辐射

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的是〈〉。

A. 吸收剂量 B. 照射量 C. 当量剂量 D. 有效剂量 202. 按照严重程度划分 , 急性放射病可分为〈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203. 一枚放射源的活度目前是 2GBq,20 年前时是 8GBq, 再过 10 年时的活度是()。

A.0.1GBq B.0.2GBq c.0.5GBq D.1GBq 204. 我国发布最早的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名称是〈

A.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B. 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

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D.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5.2006 年卫生部发布的适用于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准入管理的规 章是〈〉。

A.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B.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管理办法 C.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D.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高 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制定具体管理

办法的机构应当是〈〉 .

A. 国务院 B. 卫生部 C. 国家环保总局 D. 公安部

207.在其出版物中提出《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的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名称是〈〉 .

A.IAEA B.ICRP C.UNSCEAR D.WHO 208.GBZ 对应的标准种类是〈

A. 国家标准 B.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C. 行业标准 D. 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09.GB18871 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 z 放射工作人员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是〈〉。

A.1 mSv B.5mSv C.1OmSv D.2OmSv

210.GB18871 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 E 放射工作人员连续 5 年中任何一年不应超过〈〉。

A.5 mSv B.1OmSv C.2OmSv D.5OmSv

211.GB18871 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 E 从事辐射实践的 16-18 岁学生的年有效剂量是〈〉。 A.3 mSv B.6mSv C.9mSv D.12mSv 212.GB18871 规定了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是〈

A.1mSv B.3 mSv C.5mSv D.1OmSv

213. 放射工作人员穿戴的工作服、手套和工作鞋 , 对其受 P 放射性 物质污染的表面控制水平为〈〉。 A.2Bqh/cm2 B.4Bqh/cm2 C.6Bqh/cm2 D.8Bq/cm2 214. 极毒类放出α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对手、皮肤、内衣、工作袜的 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为〈〉。

A.4 × 10Bq/cm2 B.4 × 10Bq/cm2 C.4 × 10Bq/ cm2 D.4 × 10Bq/ cm2 215. 根据 GB18871 的规定 , 用人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人 员的工作条件 , 怀孕女性工作人员

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不应超过〈〉。

A.1mSv B.5mSv C.1OmSv D.2OmSv

15

-1

-2

-3

-4

-3

-4

-1

-2

216. 根据 GB18871 的规定 , 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 (

A. 监督区和控制区 B. 监督区、控制区和非限制区 C. 控制区和非限制区 D. 监督区和非限制区 217.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大于( 〉。

A.2 × 10Bq B.2 × 10Bq c.4 × 10Bq D.4 × 10Bq 218. 被豁免的射线装置所产生辐射的最大能量不应大于〈

A.5keV B.1OkeV C.15keV D.2OkeV 219.2087 年 4 月 , 我国有投入运行的核电站的省份是〈

A. 广东、浙江、四川 B. 广东、浙江、江苏 C. 浙江、江苏、山东 D. 浙江、江苏、辽宁

220.对大型辐照加工装置、工业探伤装置和放射治疗装置等使用强放射源的装置的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

A. 防止潜在照射的发生 B. 降低工作场所辐射水平 C. 防止污染环境 D. 控制职业照射剂量

221. 以下放射卫生监督管理项目中 , 最有专业特点、区别于其他卫 生监督管理的项目是〈〉。

A. 规章制度的落实 B. 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 C. 个人剂量监测 D. 人员培训 222. 对中、高能加速器、特殊放射诊疗装置、 Y 辐照加工装置、核设施等大型辐射装置建设项目 , 竣工

验收时应查验其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 , 出具该审查意见的机构是〈〉 . A. 省级卫生监督机构 B.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 省级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 D. 卫生部指定的放射防护技术机构 223. 能承担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机构是〈

A. 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 所有省级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

C. 所有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224. 某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投诉 , 投诉内容为投诉人隔壁新安装一 台普通 X 射线机 , 有可能影响投

诉人健康 , 要求调查处理。卫生 监督所现场检测必须携带的检测仪器是〈〉。

A. 野外 Y 能谱仪 B. α、?射线巡测仪 C. 放疗剂量仪 D.X 、Y射线巡测仪 225. 国家对放射诊疗工作实行分类管理 , 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 程度分为〈〉。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226. 受理并审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放射治疗项目许可申请的部门是〈〉。

A. 卫生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227. 某医院开展普通 DSA 介入放射诊疗工作 , 受理并负责审批其 放射诊疗许可的应当是〈〉。

A. 卫生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228.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提出的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进行资 料审查,必要时 , 可以进行现场审

核。现场审核工作人员的人数 应当不少于〈〉。

A.2 人 B.3 人 C.4 人 D.5 人

229.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放射诊疗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对其进行 ( 〉 合格后方可启用。

A. 质量控制检测 B. 状态检测 C. 验收检测 D. 稳定性检测 230. 放射治疗过程中 , 治疗现场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不少于〈〉。

A.2 名 B.3 名 C.4 名 D.5 名

231. 医疗机构发生放射事件后 , 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 如实记录 , 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诊断放

射性药物事件是指患者实际用量 偏离处方剂量〈〉。

A.25% 以上的 B.50% 以上的 C.75% 以上的 D.100% 以上的

232. 医疗机构发生放射事件后 , 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 如实记录 , 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放射治

疗中发生的放射事件是指实际照 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

A.5% 以上的 B.10% 以上的 C.20% 以上的 D.25% 以上的

233.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群体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 , 不 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 X 射线胸部检

查列入对辐射敏感群体的常 规检查项目。这里辐射敏感群体是指〈〉。

16

7

8

9

1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