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回答. 活动3:巩固练习 练习:教材练习. 出示投影

1.-(+4)是________的相反数,-(+4)=________. 11

2.-(+)是________的相反数,-(+)=________.

553.-(-7.1)是________的相反数,-(-7.1)=________. 4.-(-100)是________的相反数,-(-100)=________. 学生活动:思考后口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在一个数前面加上“-”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活动4:小结与作业

小结:谈谈你对相反数的认识.

生:让学生回答,可以多让几位学生总结. 作业:教材课后练习.

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1.2.4 绝对值

1.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会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重点

1.对绝对值意义的理解. 2.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借助数轴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难点

1.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教材11页图片,指出:

甲、乙两汽车从公路上的同一处地点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千米,到达A,B两地,

(1)若向东行驶记为正,此时甲、乙两车的位置如何表示? (2)此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乙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讨论,(2)的两个答案与(1)中的有何不同,怎样理解这两个答案? 二、推进新课 (1)绝对值的概念

师:结合图片指出,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这里a可以是正数、负数、0.然后结合图片让学生回答│10│=________,│-10│________.

练习: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说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21

-5,3.2,0,100,-2,-,.

32学生尝试解决.

师进一步提出:以上各数中,

①正数有哪几个,它们的绝对值和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②负数有哪几个,它们的绝对值和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③0的绝对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出: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师要求学生根据归纳的结果,结合教材11页内容,完成如下填空. (a>0)??

│a│=? (a=0)

?? (a<0)

练习:教材11页练习1,2,3. (2)探究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师:投影展示教材12页的思考. 提出问题:

①这14个温度中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②你能将这七天中每天的最低气温按从低到高排列吗? ③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七天中的最低气温吗?

④观察,你所排列的顺序和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联系?

生:独立解决①~③小题,然后同学间交流探讨第④小题并归纳出: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应于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师: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在数轴上,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出示问题:根据以上规定用“大于”“小于”填空: 正数________0,0________负数,正数________负数. 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间交流. 师:利用数轴用“>”“<”填空:

12

-6________-5,-3________-2,-________-. 23观察结果并讨论,两个负数比较时,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讨论并归纳结果,两个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师:出示教材例题,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说明:两个负数的比较,尤其是两个负分数相比较时,学生易出错,讲解例题时教师应当关注这一点.

观察例题,师生共同归纳:

异号两数相比较时,只需要考虑它们的________,同号两数相比较时,要考虑它们的________.

三、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13页练习. 小结:

1.说一说你对绝对值的概念的认识.

2.谈一谈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布置作业

习题1.2第5,6,8,10.

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教材中数的绝对值概念是根据几何意义来定义的(其本质是将数转化为形来解释,是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规律,如果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的味道很浓,且太抽象,学生不易接受.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1.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

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学过正数的加法,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加法情况,此时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

活动2:自主学习探究加法法则 师:布置自学任务.

自学教材16~18页的内容,归纳并识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这一段大约用时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加法法则的内容. 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