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高中高一实验班化学月考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鄂南高中高一实验班化学月考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鄂南高中2006级实验班化学月考试题

满分:110分 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18×3 = 54′,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表示卤原子): ( )

A、 AgX均不溶于水 B、 B、HX的水溶液均为强酸

C、HX的沸点高低顺序为HI>HBr>HCl>HF D、HX对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HF>HCl>HBr>HI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含有N≡N键数目多于0.5NA

B、常温常压下,78g Na2O2中含有离子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相同体积的卤素单质所含原子个数相等 D、常温常压下,相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A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 B、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一定容易 C、 两种不同的酸溶液混合,溶液一定呈酸性 D、离子晶体也可以完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

4、下列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

A、白磷

B、金刚石

C、金属汞

D、冰

5、2003年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的“非典”,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消毒剂是ClO2或Cl2等的稀溶液,其中ClO2溶液的消毒效果较好。已知ClO2常温下呈气态,其分子构型与水分子的相似。在自然环境中ClO2最终变为Cl—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lO2的分子构型呈V型,属非极性分子

B、ClO2中氯元素显+4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消毒效率(以单位体积得电子的数

目表示)是Cl2的5倍

C、ClO2、Cl2的稀溶液用于环境消毒,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人畜无任何危害

第5页(共6页) D、常用Na2SO3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还原NaClO3来制Cl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可表示为Na2SO3 + 2NaClO3 + H2SO4 == 2Na2SO4 + 2ClO2↑+ H2O

6、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固体 B、 过氧化钠的稳定性比氧化钠强 C、用过氧化钠漂白的织物、麦杆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过氧化钠放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大量气体并有白色沉淀析出

7、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 n– 、dRm –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

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a – c = m – n

B、a – b = n – m C、c – d = m + n

D、b – d = n + m

8、将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后,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整个过程中肯定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四氯化碳层显红棕色 B、水层显黄色

C、四氯化碳层显无色

D、在潮湿空气中形成白雾

9、有人欲配制下列不同阴阳离子的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 ) A、Na+、NH—

4+、Cl、CO32 B、Ba2+、NH4+、CO32、HCO3

C、H+、K+、I—

、ClO—

D、Cu2+、Na+、S2—

、SO—

42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氢氟酸和饱和澄清石灰水混合:HF + OH—

= F—

+ H2O B、氯气通入水中:Cl—2+H2O== 2H++Cl—

+ClO

C、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气体:OH + SO2 == HSO3

D、硫酸氢钠中滴加氢氧化钡至呈中性:H+ + SO—

42 + Ba2+ + OH = BaSO4↓+ H2O

11、下图是硅氧离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虚线不表示化学键,通过观察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键角120°

B、化学组成SiO—

32

:O原子

C、键角109°28′

D、化学组成SiO42

⊙ · :Si原子

⊙ :Si—O

12、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C同族,B、D同周期,A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的阳离子比D的阳离子氧化性强,若B的阳离子比C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第6页(共6页) A、原子序数C>B>D>A B、单质熔点D>B、C>A

C、原子半径D>B>C>A

D、简单离子半径C>A>D>B

13、据报导1994年11月9日德国科学家利用数亿个镍原子(28Ni)对数亿个铅原子(82Pb)

连续轰击数天后制得一种新原子269110X(暂用X表示),它属于一种新元素,这种新元素是有史以来制得的最重的元素,存在的时间不到千分之一秒。下列关于该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这种元素与铜属于同一族

B、这种元素属于第六周期元素

C、这种原子(269110X)的中子数为159

D、这种元素肯定是非金属元素

14、下列物质的质量均为1克时,所含分子数量最多的是: ( )

A、NaCl

B、H2SO4

C、白磷

D、SiO2

15、已知2Fe + 3Br—

2 = 2FeBr3 ,2Fe3+ + 2I = 2Fe2+ + I2 ,现将Fe (NO3)2溶液分别滴到下列

溶液中,①H2SO4 ,②HNO3 ,③溴水,④碘水。其中能使Fe2+ 转变为Fe3+ 的是: (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②③④

16、已知(NH4)2SO4和(NH4)2HPO4的混合物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1.2%,则混合物中含氧约为( )

A、42.4%

B、48.5%

C、81%

D、无法确定

17、在密闭容顺中充入CO2、CO、H2、C2H6的混合气体m 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

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重m g,则CO2与C2H6的体积比为 ( )

A、6:1

B、4:1

C、2:1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18、a克纯净的Na2CO3和a克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分别做下列实验,结论正确

的是 ( ) A、分别与盐酸反应时,混合物耗酸多

B、分别与盐酸反应时,纯净物产生CO2气体多

C、分别溶于水配成等体积溶液,纯净物的溶液中Na+

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小

D、分别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纯净物产生沉淀质量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

第5页(共6页) 19、(4分)无水氯化铝可用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与铝加热制得。今以2.7g铝与标态下7.84L HCl

作用,然后在1.013×105 Pa、546K下(此时氯化铝也为气体),测得气体总体积为11.2L。试通过计算写出气态氯化铝的分子式 。

20、(6分)在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

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Cl和被氧化的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

21、(10分)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l: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 、 A 按原子个数比 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

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乙物质的电子式是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2、(12分)A、B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相互转化关系

如图(其它物质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加稀硫酸 无色无味气体D 澄清石灰水浑浊

加 A、B化合物 加热 气体C 稀硫 酸 加水

溶液

通入过量气体D B (1)化学式:A B C

(2)n(A)、n(B)==1:1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B加稀H2SO4产生D的离子方程式 第6页(共6页)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6′)

23、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其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充入适 (7)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 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

24、(8′)在Na+ 浓度为5mol · L-1的NaOH和Na2CO3的100mL混合溶液中,加入100mL 1.5 mol · L-1稀盐酸后,测得溶液中CO32与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计算原混合溶液

量Cl2含I-的含碘水溶③ 含碘有 海带灰溶液 悬浊液 ① ② 液 机溶液 残渣 晶态碘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2)过程②中充入适量Cl2的目的是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 (填苯或酒精)

(4)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择的有机溶剂)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

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5)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

(6)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 。

第5页(共6页) 中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6页) 6页(共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

(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 线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

? ? ?19、(4′) (4′) ? ? 20、(6′) (3′) ? ?名?姓? (3′) ? ?

封三、推断题(22′)

? ? ? 21、(10′)(1) (2′) (2′) ? ? ? ?(2) (3′) ? ? ?级 班密(3) (3′) ???22、(12′)(1)(6分)A B C ????(2) (3′) ???? (3′) ? ? 第5页(共6页) 四、实验题(16′)

23、(16′) (1)① (2′) ③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五、计算题(8′)

24、(8分)

第6页(共6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