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倭寇的来源及其泛滥原因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浅析明代倭寇的来源及其泛滥原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明中期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局部的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大量的可供交易商品,商品市场初步形成。商品交易的巨大经济利润大大刺激了人民的经商意识,其中有经商头脑的便冒险入海与海外通商,并从中获利。时间一长,海商便成为具有一定武装的势力。当明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正常的、公开的海外贸易之路便被阻断。为了维持自己在贸易中的利益,于是海商就背着禁令进行私下贸易。海禁下的私人海外贸易是不允许的,一旦被政府发现就以倭寇处置。被定性为寇的海商只能沦落海上,参与类似于倭寇抢劫活动;最终变成倭寇。

二、倭寇泛滥的原因

(一)日本统治者的支持是倭寇泛滥的直接原因

日本自从与明朝敌对后,就纵容、组织境内的商人、浪人、武士到中国劫掠,而劫掠得来的财物多用来满足日本统治阶层的奢侈生活。为了维护自身的不正当利益,在对倭寇的行为上,日本统治者多持以袒护态度。如对于朝鲜使者的问责,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仅以“九州海贼所为,日廷不与闻”[7]就敷衍了事。对于明政府的谴责,日本幕府也概之不理。例如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69年),明太祖遣杨载出使日本,条陈了日本倭寇在中国的卑劣行径:“闻山东来奏,倭兵数寇海边,生离妻子,损害物命”[8] ,勒命日本停止倭寇的劫掠活动,朝贡中国。不料国书一到日本,当时的怀良亲王就当场下令斩杀明朝使者五人,扣押明主使杨载、吴文华两人;并于当年出兵劫掠山东等地,报复中国。

胡惟庸案发生后,明太祖致书日本将军怀良;要求根除倭寇,臣服中国。怀良竟口出狂言回答以:‘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9]。可见其嚣张程度。后来日本幕府虽有所收敛,参与了打击倭寇,但那只是作作形式。为的是借以取得明政府勘合贸易权,因而倭寇仍不时发生。由此可以说倭寇的泛滥与日本政府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二)海禁政策引发大规模倭寇是倭寇泛滥的根本原因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宁波争贡事件”发生后,明朝罢除福建、浙江二市舶司,自此与日本的通商贸易断绝长达十三年。日本国小地狭,原本资源就不足,很多时候依靠于中国的输入。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致使中国商品输入日本之路阻断,中国商品在日本暴涨。为了谋求经济暴利,中国商人和海盗便与倭寇相勾结起来,亦商亦盗,兼行劫掠。明朝政府企图通过加强海禁,断绝一切海上贸易往来以维护沿海的安定,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要求海外贸易,沿海的私商大贾、家门巨室因利益驱使也不愿放弃原先的海上的贸易,至于广大的平民生计也多赖于此。因此这就导致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在执行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起之者众,私通不得,则掠夺随之”,海禁不但不能根绝倭患,反而使倭患更加严重。

(三)海防空虚,武备松弛,使倭寇有机可乘

明朝初年,明太祖命汤和沿海筑防,严加戒备,即使倭寇时有发生,但其活动范围和程度有限,因而没有形成祸患。明宣德以后,明政府的军事重点已不在于东南地区,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有所放松,对东南海防建设的投入也日渐减少,导致东南海防日益废弛。其主要表现有:①缺员;卫所的缺员现象较多,平均仅为原先配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下,不及一半。其中虚位、老兵、残兵更不用说。②战船残破不修;出现“沿海战船皆弊败,十存一二”[10]的情况,“急则募渔船,并非素练,船非专业,见寇船只,辄望风而逃”[11]。③兵器装备上,明军处于弱势,倭寇用的是日本刀、弓和乌铳,其中日本刀刚硬锋利,刀身长约一米四左右,其长度与重量大约是明军的两倍左右,用双手执刀,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据史载:倭寇“战时用双刀,刀长五尺余,利可削铁,舞则上下四旁皆白,无间可击。”[12]。而明军配备的短单手刀,刀身只有部分钢制,单手使用。明军装备与倭寇的差距,致使明军在抗战争中伤亡巨大,进而产生了对倭寇的畏惧心理,作战能力更弱。这致使“寇掠则得志,益无所忌,来者接踵”[13]于是倭寇横行,猖獗泛滥。

(四)政治黑暗,官场腐败

明中叶开始,明政府政治日趋腐败;明英宗、武宗昏庸无能,致使宦官王振、刘瑾相继专权,暴虐无道。明世宗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曾“自十八年不视朝”,使得朝柄被奸臣严嵩

把持,权倾朝野,形成腐败集团,致使政治更加腐败。腐败的政治统治,大开了贪污之风,进而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人民起义抗争不断,而明政府纠集重兵忙于镇压农民起义,这就分散了抗倭的军事力量,沿海军队减少,使得倭寇劫掠有恃无恐,长驱直入。另外官场的腐败,上下不一,官吏相互倾轧,对抗倭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一味的局部自保,只会助长倭寇的侵略气焰,声东击西。官场的腐败还导致了官吏的腐化;贪官污吏为了私利竞相勾结,与倭寇通瀣一气,联合国内豪族大商打击、迫害倭将领;如浙江巡抚、提督朱执,曾在在任期间严厉推行海禁政策,他“练兵甲,严纠察,数寻舶监,渊薮破诛之”[14],另“禁保甲,禁接济奸人”,“部署兵船,夜捣其(倭寇)巢”[15]。朱执派兵清剿了倭寇盘踞的月港,双屿,斩倭寇首领李光头等九十余人,使得泊屯设地的倭寇不敢再嚣张。朱执的所为大大打击倭寇的侵略气焰,受到人民的欢迎,但是朱执的一系列打击海盗活动却触犯到了闽浙豪绅的利益,他们在朝廷的代言人极力诋毁朱执,最终使朱执“落职按问”,面对着闽浙势家在政治方面的迫害,朱执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去外国之盗易,去中国之寇难;去中国濒海之盗尤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纵天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16]。可见明政府的政治腐败,官场的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抗倭将领遭到打击,排挤。致使倭患屡禁无功,愈演愈烈。

(五)军队腐化,纪律涣散,将士素质低下

明朝的统一开创了长期的和平局面,到中后期时腐败滋生。随着政治上的腐败,军队也日趋腐化,出现了“在倭寇初期之际,沿海卫所戍兵,已畏缩不可用。当事者调兵四方,并征及狼土兵”[17]。地方的军队失去战斗力后,明政府不得不从外地调兵来抗击倭寇,客兵战斗勇猛,起初还能取得一定的战绩;但是随着客兵人数的增加,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客军云集,时起私斗,往往贻误戎机;而狼土兵尤难驭制。为客地方,人民以倭患之外,又罹兵苦。其甚者,闹起哗变,戕杀官吏”[18]。明朝军队的腐化,将士的卑劣,不但没有在对抗倭寇中起到有效作用,反而给人民带来了更沉重的负担,造成社会更加的混乱,使倭寇有机可乘。

(六)倭寇组织严密是其得以泛滥的外加原因

倭寇虽然名为寇,但并非一般的山寇、海盗所能企及。倭寇除了具有优良的装备外,还有严密的组织。对于每一次的冦掠,大都是有计划的行动,他们有意避开明政府的军队,乘其不意,攻其不备。对于所要劫掠地方的地理状况也相当地熟悉,甚至比明军了解得还要详细。例如在军事组织上倭寇有“执白棋吹螺号整队而来”[19]。“贼每日鸡鸣起,蟠地而会食。食毕,寇酋据高坐,众皆听命。挟册展视,今日劫某处,某为长,某为队”[20]。在人数上倭寇虽没有抗倭的明军多,但由于倭寇大多为亡命之徒,往往为劫掠财物而变得骁勇无比,且善于耍阴谋伎俩。“队不过三十人,每队相去一二里。吹海螺为号;相闻即合相救援”[21]。另“贼掠官船,冒为夫皂军等,随官军门往素兴。击鼓开船,一路调守港水兵来迎;将落瓜桥,先有伏贼在村,船中贼数十登岸举旗。伏发,截杀水兵二百余人”[22]。由此可见倭寇非但不是一帮乌合之众,俨然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倭寇在组织、作战上的优势使其屡寇成功,一再而三,形成泛滥局面。

三、结语

倭寇的广泛来源,是导致倭寇泛滥的主要成因,也是造成抗倭患难见成效一大因素。其来源的广泛性,致使倭寇的人员得到源源不断地补充,力量日趋壮大,形成屡禁不止的局面。为单方面的抗倭而抗倭,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这必须要在政策上进行转变。明后期后统治阶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终于在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政府放宽海禁,准许国内人民贩货于东西两洋,承认私人贸易的合法性。经济贸易的互通有无,使日本国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这就使得走私贸易和劫掠失去了原先的巨大经济利益,冒险的寇掠活动无利可图。而倭寇原先是在走私贸易和劫掠这两项活动中产生的,没有了这两项活动也就没有所谓的倭寇。贸易的正常发展,人民自然不会参与倭寇的行径,更不会沦为倭寇,而原先的倭寇组织也在正常的贸易影响下自行消散。“市通,则寇转为商”[23],大批的倭寇转变为商人。加上明朝政府对倭寇打击力度的加强。如完善海防戍卫,加强军备。戚继光和俞大酋取得的抗倭决定性胜利,把倭寇清除殆尽。另外由于日本政府也在明后期颁布了“八幡船禁令”,限制国内人民出洋,断绝了倭寇来源于日本的这一链条。在国内外形势的共同影响下,倭寇最终销声匿迹,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