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重难点考点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自考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重难点考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 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的异同: (1) 认知直觉具有直接性、无意识性、创造性等特征。作为艺术创作重要方式的艺术直觉也同样具有这些特征。 (2) 两者对象不同,艺术直觉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认知直觉则排斥任何主观色彩。 (3) 艺术直觉的过程带有强烈的情感性,而认知直觉的过程则没有或少有情感色彩。 4. 艺术直觉的主要构成要素:

(1) 由感情直观因素、理解因素和与二者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三方面交织而成。

(2) 感性直观因素是艺术直觉过程中的可见因素;理解因素是艺术直觉的结果,也是艺术直觉的抽象作用;情

感因素是审美对象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乃荣被审美主体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也是审美主体在捕捉到对象的感性形象和意味的同时也向对象投射了自己的情感。

(3) 审美活动过程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而不同层次的认识内容与情感相融会,从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综

合性的并且是更高级的情感——美感或审美体验。

艺术灵感:

1. 灵感:在创作或表演文艺作品前一瞬间的创造热情状态。 2. 艺术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迷狂性、创造性。 3. 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异同:

(1) 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 (2) 艺术直觉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对象。

(3) 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4) 钱学森:“灵感是突然出现,瞬间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

艺术情感:

1. 情感:人对自己体内事件的知觉。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则将情感解释为:主体对外在事物引起的态度的自我体

验。

2. 艺术情感:创作和接受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3. 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 (1) 自然情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体验,是主体对于他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功利性评价的心理反

映。自然情感的明显特征是私人性。

(2) 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这种情感不是纯粹个体性的,不是人们对自身境遇的直接性心理反映。 (3) 自然情感既有积极情感又有消极情感,艺术情感则只有愉悦。 (4) 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没有自然情感就没有艺术情感。 (5) 艺术情感这种“智慧的情绪”乃是为人的理智所把握的情感。 4. 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陆机“缘情说”;韩愈“不平则鸣” (1) 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宣泄需求。 (2) 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

(3) 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艺术形象的形成:感性形式,直接诉诸感官;情感,经过作家

再度体验的艺术情感;理性因素,作家的政治伦理观念及其他知识系统。感性形式是情感和理性因素所生成的,是二者成为有形之物。)

(4) 鲍山葵:“美是情感变成有形。”

艺术想象:

1. 想象: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指以原有表象或经验为基础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再造性想象与创造

性想象。

2. 艺术想象: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累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3.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异同:

(1) 科学想象是纯粹认知活动,艺术想象则是审美活动。 (2) 科学想象从具象到抽象,艺术想象则是由具象到具象。

25

(3) 科学想象是发现的过程,艺术想象则是创造的过程。 (4) 艺术想象具有形象性、主观性、创造性三大特征。 4. 艺术想象的类型: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 (1) 再造性想象:主体对他所要描写的事物形象的复现。 (2) 伏尔泰:想象有两种:消极想象、积极想象。

(3) 在再现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作家还要对它们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熔铸,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生活原型的艺

术形象来。这种艺术想象就是以伏尔泰所说的“积极想象”为基础的——创造性想象。

(4) 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就是联想,即由一物的触发而想到另一物的心理过程。在文艺心理学中也

有人将这种想象称之为类比性想象。

艺术理解: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艺术理解的主要表现:

1. 艺术理解与创作目的:作家为何进行文学创作主要是艺术理解的问题。

2. 艺术理解与选材:选材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怎样的生活材料最适合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需要艺术理解来

分析判断。

3. 艺术理解与构思过程:在构思过程中,从性格刻画到清洁安排,都都离不开艺术理解的帮助。

文学创作过程:作家在进入创作状态之后,从创作动机的明确、创作冲动的产生到艺术构思的各个环节,直至艺术传达的全过程。这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从情感到形式的形成过程。 创作动机:作家、艺术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1. 创作动机的构成因素:

(1) 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综合性的强大的心理驱力。 (2) 创作动机的社会性因素:受社会制约,具有社会性动机。

(3) 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所起到的作用看,又可以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4) 从动机内容的价值属性来看,又可以分为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积极动机指比较高尚的目标和创作动机,

消极动机指较为低级目标的创作动机。

2. 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

(1) 影响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 (2) 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3) 影响作品的风格。

3. 创作冲动:特殊情绪状态,具有独立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功能。 (1) 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创作动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目的,是作家想要通过文学创作活动获得某种结果的

意图;创作冲动则是一股心理驱动力,它可以被意识到,植根于无意识心理层面。创作冲动不能离开创作活动而长时间存在下去。

(2) 创作冲动:作家、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心理驱动力,它推动着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因此没有创作冲动也

就没有艺术创作。

(3) 三大特性:

A. 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本质上是情感活动、情绪体验,而且在一时之间它还居于主体心理的主导位

置。

B. 复杂的、混合的情绪,并且经过净化或升华的情绪。 C. 具有内指性。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1. 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1) 作家往往选择那些最能打动他、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生活材料作为表现对象。 (2) 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3) 作家的选材还与他具体的创作心境有关。

26

2. 艺术构思: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

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并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整个思维过程。 (1) 艺术构思是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 (2) 艺术构思的基本阶段:

A. 作品整体构架的形成,艺术构思都是由大到小、有整体到局部的。 B. 具体艺术形象的设计。 C. 情节的演变发展

3. 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艺术概括、艺术变形 (1) 艺术概括:创作主体从一定创作动机出发对其选定的材料进行进一步提炼加工的过程,具体包括艺术综合、

艺术简化。

(2) 艺术综合:对各种材料重新组合,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3) 鲁迅说他的小说人物的原型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这就是艺术综合。 (4)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过“简化原则”,“任何作品的形式都应当在主题允许的范围内

尽可能地简单”。

(5) 艺术变形: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4. 艺术传达:作家艺术家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某种人们普遍认可的艺术形式显示出来。 (1) 郑板桥: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

(2) 王国维:问隔与不隔之别。实际上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诗人关心的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能

够使语言将人们所思所想准确地传达出来而不生歧义,特别是如何将那些本身就不是清晰的概念或判断的思绪、感觉、情愫、觉察等完整准确传达出来。

(3) 隔:文字使用拙劣,影响情感意念表达,用事用典过多,诗人真实情感意思被淹没。

(4) 不隔: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不感到文字的障碍。用“直寻”

的方法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可以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意念,不劳猜想。

(5) 创作中关于语言的运用: A. 表达恰如其分。

B. 具有透明性。能直接看到语词乃是语词的“能指”,其所负载才是“所指”。 C. 具有独创性。 5. 修改与润色:

(1) 提高性的修改润色:作品完成后作家大体满意,只是出于精益求精的目的,再加以修改润色,追求完美。 (2) 纠缪性的修改润色:作家创作出一部作品之后,或是听取了别人的意见,或是出于自己发现,觉得作品中

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做大的改动。

第八章 文学接受

文学消费: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欣赏的一项活动。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联:

1. 没有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就没有了对象和前提而不复存在。 2. 没有文学消费,文学生产就丧失了目的与动力而无法实现。 3. 文学生产与消费是互为前提与手段、相互媒介与促进的关系。

从艺术生产论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是产品或商品,作家是生产者,读者观众是消费者,文学创作是生产,文学阅读与欣赏是消费。 文学消费的作用:

1. 使文学生产、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2. 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3. 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4. 创造性的阅读与欣赏使作品增值丰富,消费者就在某种意义上转化为生产者,成为文学生产的参与者与作家

的合作者。

27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1. 文学产品具有商品性主要原因:文学产品是作家脑力劳动的物化形态,作为精神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

值;文学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流传于世。文学产品的存在形式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商品性是文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本质特征。 2. 马克思提出文学产品也会商品化。“在这里,演员对于观众来说,是艺术家,但是对自己的企业主说来,是生

产工人。”

3.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1) 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

(2) 既是有形的物质形式的损耗,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享受。 (3) 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

(4) 既须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

(5) 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的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审美产品的消费,既享用又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 4.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1) 在消费需求目的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

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

(2) 在消费方式评价上,一般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破旧,引起价值损耗,文学消费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价

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减损。

(3) 在消费实现上,一般消费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实现,都是为消费而消费。文学消费是富有创造意

义的生产,消费生产同时进行。

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1. 文学消费是文学传播的直接对象,是传播导入的社会行为。 2. 文学传播连接生产与消费,充当文学价值实现的社会中介。

3. 作为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文学传播直接沟通者文学信息源于文学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4. 传播:人类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信息、观念、情感的交流。传播是信息由点到

面的过程,是信息的沟通、传递、共享。

5. 文学传播: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也

就是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

文学传播发展的三阶段: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1. 在原始社会,文学是通过口传方式被接受流传的。

2. 有声语言是神话唯一的存在方式与传播媒介,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口头文学或口传文学。

特点:面对面直接传播;主要靠语言,部分靠手势、表情、姿态,是视听结合的复合符号传播,比文字信息量大;不能以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在不断变动修改、丰富补充。传播速度慢,传播面不广,往往传播者就是消费者,甚至加工者。

3. 随着文字的发明,出现书写印刷的文学传播方式。文学作品从此有了固定的文字形态和有形的物质载体。 特点: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文字符号的单一性与非直观性。

4.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传播方式的有一大飞跃。广播、电视、电影的产生,作为最现代化最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冲

击书写文学与文学的传统地位。

特点:电影电视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强化了视觉符号,影视提供的直观性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合。具有世界性和商业化的倾向,容易为媒体和生产者控制和影响。

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

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二重性。

1. 既是对以物态形式出现的文学产品的占有与利用,又是对文学产品的审美文化内涵的阅读与欣赏。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