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 促进社会管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加强基层党建 促进社会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加强基层党建 促进社会管理

镇党委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己任,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主要做了三点:

一、 抓基层、建网络,强化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实践告诉我们,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而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为此,我们从四点入手,建班子,强队伍,为强化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健全班子。首先,通过“一推双选”的办法,把农村有能力、有热情、有威信的人推选进村级“两委”班子,并以村支部为核心,健全完善了村民监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计生、卫生、社保、安全生产等相关组织网络,使基层组织体系覆盖到了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强化乡镇站所建设,先后投资200余万元,进行了计生站、民镇站、司法所正规化建设,计生站创建达到省级文民标兵单位和市级人民满意站所。今年还投资20余万元,新建一栋两层十间的社保办公楼。另一方面,先后投资完成了8处党员活动室建设,以活动室为

1

阵地,建立和完善了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了本区域内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文化培训中心。三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每年都要制定干部培训计划。分批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理论、政策、管理知识、科学技术等进行培训教育。同时,还推荐基层干部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培训会,提供资金支持基层干部参加农广校学习等。目前全镇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证的农村技术人员中,有85﹪为农村基层干部。通过抓基层、建班子、强队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 抓服务,转职能,明确社会管理的责任意识。

主要抓了四点。一是推行了四项制度。第一推行了干部记写民情日记制度。要求镇、村二级党员干部通过坚持记写民情日记,关注民生,了解民意,及时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需解决什么问题,以便调整工作思路,带着感情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使基层干部知道社会管理要管什么。第二,推行联系帮扶制度。采取镇上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乡村党员联系一个致富户,扶持一个贫困户,帮带一个落后户的办法,引导三个户形成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互相组”,开展互动帮扶。第三实行开放式办公制度。首先把镇、村二级干部的联系方式、分管工作制成便民服务卡,发给群众,实现群众和干部“直线联系”,方

2

便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其次,让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出席镇村二级的班子会,参与工作决策。第四,推行双向述职评议制。坚持每半年支部书记分别向辖区群众和镇党委进行一次述职,接受群众评议。二是开展“双承诺”,即:镇、村两级党组织承诺和党员个人承诺。乡村两级党组织年初都要承诺发展服务事项,年底进行述职评议。一般党员进行服务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开展活动为平台,激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在活动中,我们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从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息。为此,我镇在各村开展了“三访三查三明白”活动,即:走访产业大户、致富典型户,查找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明白我们应该干什么;走访基层干部、党员群众,查找干部作风的薄弱环节,明白我们应该改什么;走访贫困户、困难户,查找群众盼望解决的难点问题,明白我们应该帮什么。通过活动,达到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目的,不断培养和增进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感情,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四是创新“支部+合作社”的农村党组织工作模式。把党组织建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并引领其科学发展,同时,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中延伸促进支部工作,使专业合作社成为支部推动

3

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纽带和平台。目前,全镇只发展果业专业合作社13个,其中兴旗合作社入围全省百强社,良塬、联益、育兴三个合作社用获市级的示范社称号。全镇入社成员达到了1600户。

三、 抓重点,破难点,突出社会管理的实效。

我们通过抓基层组织,破解难题,促进发展,在四个方面首先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在坚持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我们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已实施瓦俭塬1000亩,正在实施良子伸塬1000亩),“果、畜、沼、草、网”五位一体的标准化生产,间伐稀枝为主的技术更新,合作社专业营销四大工程,使当前果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果业收入7000元以上,2010年苹果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户达到了42户,5万元以上的户299户。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我们先后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完成了16个自然村1300户5000余口群众的搬迁,并通过项目配套一次性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秋林、大村二村进行旧村改造;新建了15个村的村级卫生室;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完成了显头、秋林、宋家三个村的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通过项目支持,先后在川道实施新修基本农田项目,新增基本农田3000余亩等。三是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首先,在全镇建立完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体系。镇上成立有综治机构,落实专业负责综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