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 5.B 6.D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四个国家均有典型的放牧业,其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2.在国家③中,哪条铁路的修建改善了畜产品的外运条件( ) A.Ⅰ C.Ⅲ

B.Ⅱ D.Ⅰ、Ⅱ

3.上述四国中,既有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又有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① C.①③

B.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四个国家依次为①澳大利亚、②新西兰、③阿根廷、④南非。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以牧牛为主,其他国家以养羊为主。第2题,Ⅰ铁路通向太平洋沿岸的圣地亚哥,利于向外出口牛肉。第3题,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均有大面积地广人稀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 1.C 2.A 3.C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园艺业 C.混合农业

B.游牧业 D.大牧场放牧业

5.下列地区为该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区的是( ) A.恒河平原南部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 第4题,据图看出,该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饲料以天然牧草为主,结构单一,且产品主要流向市场,商品率很高。可判定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第5题,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即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A项为季风水田农业,B项为乳畜业,D项为混合农业。 答案 4.D 5.C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6~7题。

6.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有( ) A.地广人稀 C.交通便利

7.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 A.机械化程度高 C.投入劳动力多

B.水利工程量大 D.受市场影响大 B.接近市场 D.劳动力充足

解析 第6题,甲为商品谷物农业,乙为种植园农业,可判断甲、乙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第7题,丙为大牧场放牧业,丁为乳畜业,丙、丁的共同区位特征是受市场影响大。 答案 6.A 7.D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8~9题。

8.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9.下列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解析 第8题,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乳畜业。第9题,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④地1月份气温在5 ℃左右,复种指数不是最高;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春旱;③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欧洲无分布。 答案 8.B 9.C

下图阴影表示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下列做法,目前可以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首先借鉴的是( )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 C.拓展海外市场 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

11.下列不是乙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C.交通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 D.商品率高

解析 第10题,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属于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我国与之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是内蒙古牧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看,我国可以借鉴的是其围栏放牧、划区轮牧,保护草场的做法。第11题,乙地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不是其特点。 答案 10.A 11.B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游牧活动(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